中国核电作为一家具有扎实基本面的电力公司,是否能够复制长江电力长达十年的慢牛行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电力凭借其稳健的业绩增长、高额的分红以及市场对其稳定的预期,成功实现了市值六倍的增长。截至2023年,长江电力展现出了卓越的盈利能力,营收达780亿元,净利润高达274亿,分红率更是超过了80%,市值达到了6250亿元。

相较之下,中国核电虽然在营收上紧随其后,2023年营收749亿元,但净利润为106亿,每股收益和分红率分别为0.55元和35%,分红金额为0.195元,市值为1752亿元。可见,中国核电在净利润和分红方面与长江电力存在一定差距,这主要归因于较高的折旧费用(160亿)和财务费用(73亿),以及其对旗下电站多数采取51%控股,剩余利润需分配给其他股东。

然而,中国核电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受益于国家政策导向,到2035年我国核电占电力结构比例目标提升至10%,2060年将进一步增至18%,而目前该比例不足5%,这意味着中国核电未来的营收增长空间巨大。此外,中核集团拥有多项在建项目,虽然短期内带来了较高的建设和财务成本,但也为其后续增长提供了充足的动力。

目前,中国核电不仅在核电领域积极布局,还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加速扩张,并涉足供热和蒸汽供应市场,凸显出其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多元化发展潜力。核电行业壁垒高企,市场需求持续增强,中国核电正好处于这一极具增长潜力的赛道之中。同时,考虑到其目前较低的估值(17倍市盈率)、逐步改善的财务环境(新机组投运后可能享受到的低利率优势),以及类似长电的稳定经营模式,中国核电具备了走向长期慢牛的潜质。

中国核电或许并非短期炒作的选择,更适合长期持有。如同长江电力那样,对于希望寻求稳健投资回报的懒人投资者来说,中国核电提供了一个持有多年、无需频繁交易也能实现财富稳步增长的投资选项。只要给予足够的时间和耐心,中国核电有可能走出一条类似于长江电力的慢牛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