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赵新春 杨晓伦

现在的汝阳县属洛阳市,而作为千年古县汝阳县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豫州、司州、溱州、汝南郡、蔡州至汝宁府的所在地,在今天的汝南县城,也就是今天的汝南县

汝阳县以城邑在汝水之阳而得名,西汉高帝年间置。在《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和洛阳偃师发现的汉袁安碑也称女阳县,是当时汝南三十七县之一。《水经注》说颍水"东过西华县北"后,"又南过女阳县北",因此,最早的汝阳县应该在现在周口市商水县境内,县治即今天商水县老城。汉代汝阳县在隋朝隋开皇十六年(596年)改名为溵水县,宋朝为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名讳,改为商水县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汝阳县迁到今天汝南县城是在隋朝。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对南北朝时因郡县侨置造成的郡县地名重复混乱的现象进行了一次大的梳理。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杨广迁悬瓠城上蔡县到武津,即今天上蔡县。置汝阳县于悬瓠城,属蔡州。从隋朝大业二年(606年)到1913年汝阳县改称汝南县,汝南汝阳县一直沿袭,在汝南这片土地上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

历史上的汝南汝阳县管理区域大体与现在的汝南相同,但在元朝至元七年(1270年),平舆县被废入汝阳,汝阳县辖区便包含了今天汝南、平舆两县区域,直到1951年4月平舆县复置。所以,元明清三代文献中,籍贯为汝阳人,可能是汝南人,也可能是平舆人。最著名的河南督军赵倜,不少资料中说其是清末汝阳人,用今天的区划,他却是地道的平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学者的研究认为,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了两次"汝半朝"现象,一次是在汉代,一次是在明朝,但两次"汝半朝"现象显然并不相同。汉代的"汝半朝"是以汝南郡名人名宦为统计依据,出现了袁氏、许氏、周氏等著名家族;明朝则以汝阳县为具体单元,出现了赵贤、李宗延、费必兴、李本固、羊可立、傅振商、桂有根等知名朝臣。

汝南汝阳县是千年古县,今天的汝南县是对县域历史文化的承继,驻马店是对汝南郡、司州、豫州、蔡州,再到汝宁府历史文化的承继,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