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女孩王满婷,曾经梦想成为喜剧人“马丽”,却因为颜值被大家忽略实力。因为热爱演戏,2023年11月起,她开始应邀拍摄微短剧,有了成为女主角的机会。

微短剧观察|对话微短剧演员:片酬也分三六九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微短剧观察|对话微短剧演员:片酬也分三六九等

七天拍摄完成一部微短剧,王满婷只能时刻沉浸在角色中,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对她来说,从事自己热爱的演艺事业,似乎付出再多努力都值得。转战微短剧赛道,工作方式有何变化?暴利神话背后,微短剧演员的真实收入状况如何?流量至上的环境下,微短剧演员的生存状况如何?如何看待社会对微短剧的负面评价?近日,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探访微短剧剧组,走进微短剧演员工作生活,揭开微短剧演员身上神秘的面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从喜剧演员转换到微短剧演员,难不难?如何看待这种转变?

王满婷:拍摄节奏快,是微短剧与长剧拍摄的主要差异。微短剧并非简化长剧的拍摄步骤,而是进行了高密度的压缩,整个拍摄过程通常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

在高强度的拍摄节奏下,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交流或对戏。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正确的状态与高昂的情绪,能够直接走到摄像机下开拍。连轴转的拍摄日程也压缩了我们的休息时间,七天的拍摄周期可能只有20多个小时的睡眠。

微短剧也限制了演员能动性的发挥。节奏紧凑的微短剧缺乏生动的细节描写,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台词的堆积。在表演上并不需要演员做出太大变化,留给演员的发挥空间也就随之被压缩。

但微短剧也给普通演员带来了福音。相较于过去只能在一线、二线演员身边扮演一个小配角,普通演员在微短剧里也能有一个挑大梁的机会,能够从头到尾去体会一个角色,是一件很爽的事情。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转变到微短剧赛道上来,收入有增加吗?

王满婷:每个行业做出成绩后的收入都是可观的,其实,微短剧演员的片酬也分三六九等。现在对我来说,只是一份正常的收入;相较于过去拍摄周期只有一两天的综艺、小品,我的收入甚至有所降低。

况且微短剧挣钱的神话与演员也并无直接关联。一部剧爆火,充值过亿,赚钱的是出品人和投资方,我们只是拿着固定的片酬。真正能提高演员收入,还得靠爆款作品说话,演员的知名度也会随之提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微短剧需要演技吗?如何看待外界对微短剧粗制滥造、快餐文化等负面的评价?

王满婷:应该说,微短剧更需要演技!因为剧情发展迅速,要求演员在短时间内呈现出特别饱满的情绪。同时,大量的台词也是对演员的功底的考验。

尽管对于观看微短剧的观众来说,演技并不是最重要的。能够刺激观众爽点,跌宕起伏的剧情才是吸引观众买单的关键。并且微短剧质量也会受到剧组时间、成本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使想要创造出好作品,也可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但于我而言,把戏演好才是最重要的,能够带领观众沉浸剧情,留下深刻的记忆点,使作品不会流于快餐文化是我的追求与目标。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一路走来,现在还想出名吗?期待能通过微短剧走红吗?

王满婷:出名可能是每一个演员的梦想。最初进入喜剧行业,我希望成为马丽那样的喜剧演员,但常常会听到“因为长相好看出不了头”的评价。所以我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入错了行。但随着影视行业节奏的变化,我逐渐意识到现实与最初的梦想之间的反差。

后来进入微短剧行业,虽然最初有过抵触情绪,但因为热爱演戏,我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心态。

当然,我也希望能够在微短剧行业崭露头角,成为短剧流量女主,那于我个人而言也是一个好的提升。但在成为短剧流量女主之前,我认为自己应该先好好锤炼演技,创作一部好作品,把戏演好,不断尝试与突破才是首要之事。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微短剧行业内,演员竞争激烈吗?对于剧本是否有充足的选择空间呢?

王满婷:微短剧市场尚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充足的剧目能够为演员们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当然选择剧本的空间也是有的。

在选择剧本时,我会倾向于考虑适合我,或者我喜欢的角色,会排除掉一些与自身发展没有任何提升或挑战的项目。但也有演员追求作品的产出量,有戏拍就行,这取决于大家在这个行业中的心态与目的。

说实话,对于普通演员来说,接触高质量作品的机会并不多。前期长时间的锤炼和优质作品的积累,才能成为进入顶级制作团队的敲门砖,提高产出爆款作品的可能性。

所以对于演员来说,想要拍摄优质作品,专业是基础,但机会才是关键。

(大众日报·大众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珈玮 王雅洁 实习生 王意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