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知乎,刷到一个问题,叫:“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然后,就看到了下边这个答案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截自知乎网友的回答,侵删)

中午在图书馆趴着刚睡醒,看下消息,然后就被震惊了
曾有,保研成功的同学退学出国读计算机
今天,又得知曾经本科绩点第一的同学,上了一年研究生后退学去考计算机
只能说,大佬就是大佬,很有勇气
知乎问题: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然后,又有号称同济本硕,在头部设计大院的大佬,现身说法:

现身说法
同济土木本硕
毕业工作七年
头部设计大院
结构岩土双注
每月工资六千
没有上升希望
没有生活时间
没有离开勇气
每天负能满满
欢迎加入我们
知乎问题:同济土木已经没有未来了吗?

网友神评:退学耽误两年,毕业耽误一辈子。

其实,在这个问题下边,最高赞的回答,是我在9月11日答的啊(其实就是把公众号文章复制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吐槽的,就是同济土木迎新会上,老师拿土木行业对比互联网行业,并得出“互联网青春饭,土木越老越吃香”的结论。

网友神评:

“这垃圾行业还好意思跟互联网比?

24h待命,安全责任,睡觉都会被惊醒的电话。

就问你,能跟哪个行业比?”

“背景:本人建筑业转行互联网。
演讲者可能不了解互联网行业,所以他对于互联网的看法可能是因为蠢

演讲者不可能不了解土木行业,所以他对于土木的看法一定是因为坏。”

其实,不要说现在,就算在十几年前,土建行业最红火的时候,选择转行互联网、金融的同学,其财富积累速度,也是远远超过固守本行的人。

还记得大一的时候,我们土木系有个同学“小A”,天天不上课,在那备考CFA。

我当时还很替他拙计啊,觉得这人咋不务正业呢?(刚从高中上来,我还把学校老师的话奉为圣旨)

后来,我们的辅导员,私下里说了一句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话:

“你们这届学生里,我最佩服的就是“小A”。”

当时,我是真不理解导员说这话的内涵啊,感觉小A这种非主流的行为,总归是不太靠谱,不太稳妥。

可到如今,看到小A在金融界爬到很高的职位,自己却还在土建行业这个泥潭里挣扎,才彻底领悟了“选择大于努力”的意义。

其实,如果你只是一个专科土木,我觉得这行业或许真的挺好。

我就见过一个“专升本”的项目负责人,他在工地干过几年,后来才来的设计院。

他告诉我,他的工资是20来万,已经是他所能想象的高薪了,十分满足。

交流之间,我就感觉他对整个项目线条上的各种技术问题,甭管是建筑结构水暖电,还有审批报备的一些流程,都是很清楚啊,比很多名校毕业生强多了。

很多名校生,进了设计院之后,也就沦为只会套图的工具人了,你但凡问他个关于成本,关于运营相关的问题,甚至是一些关于技术的最基本问题,像是防火距离之类,也都是哑口无言啊,就会套图!)

可见,在土建行业,其实更多需要的是一种职业化的技能培养,而不是名校生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力。

但职业化的技能培训,和规范化的管理流程,在我们的土木名校,却偏偏不教这些!

名校的光环,到了土建行业,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名校的智商,到了土建行业,完全沦为多此一举。

名校的下限,到了土建行业,完全被踩到地板上。

(当一个行业没有活干,任你什么名校毕业,该饿死一样饿死!你觉得同济大佬月发6000很少吗?据我所知,西南某院,985毕业生9月份月发400多,这真不是在开玩笑!)

因此,对于名校的土木生,当下的最优之选,就是转专业。

要么,你努力卷学分绩,直接本科就转。

要么,你努力复习考研,读研跨专业转。

要么,你努力复习考公,毕业直接上岸。

要么,你自学编程,出门左转北大青鸟。

要么,你自学金融,考过金融类证书转。

千万千万,不要幻想什么做本专业“靠谱”、“稳妥”,幻想自己可以靠“内卷”成为建筑大师,结构大师。

不要觉得“传统行业”就一定“稳妥”,“新兴行业”就一定“危险”。

要说的话,其他的行业,都是风险越大,收益越大,而土木行业,则恰好相反!担的风险贼TM大,但收益却是极少,甚至是0!(设计院欠薪都不是新闻了!)

所以说,土建行业,真的不是一个稳妥的行业,而是上限低,下限更低!

一句话:名校土木退学,真乃大智大勇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