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不客气地说,人其实是被伦理和道德圈养的动物,一旦冲破藩篱,即便是好人,最终也有可能变成狼,变成狈。

又或者说,身处社会上的每个人都需要对脖颈上善的缰绳保持敬畏,一旦脱缰,即便能狂奔一时,但终究有坠入悬崖的那一天。

所以说,人不能作恶,更不能被作恶之初那些所谓的正义和血性所鼓惑。

为了让大家伙鲜活地感受这番道理,咱们今天就来聊一个民国时期的川陕强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人叫王三春,1884年生于四川平昌长垭一户贫农家里。小的时候,王三春很仁义也很上进,父亲没死家里还有条件供他念书的时候,他一年就读完了四书五经。父亲不幸早死后,失学回家的王三春很孝顺跛脚的母亲,小小年纪就担起了家里的担子,因为这些,村里人见到他都叫他仁娃子。

1904年,20岁的王三春成了家,妻子杨氏也是个纯良的农家女子,老实本分的很。在这样的小日月底下,王三春没有他想,只求一家人能平安,能吃饱饭。

但弱肉强食的世道不容他当小民。

长垭有一叫王宗林的族长,能文能武,在当地甚是霸道。一日,他瞅到了王三春从山上伐来的木料,见那木料不错,二话不说这老家伙就强要了。

为了日子太平,王三春咽下恶气,忍了。

谁知道这老家伙见王三春如软柿子般好捏,不久之后就来了个变本加厉,干脆把王三春家的田地也给霸占了。

如此欺人太甚,断人活路,再没法忍的王三春最终捉刀而起。

见人娃子突然要玩命,村里人劝他,千万别乱来,还是去官府告吧。

这时候王三春说了一句话,这世道烂透了,与其求官,不如求自己下个狠心。

说完,王三春提着刀向恶人王宗林寻去。

一场叫骂打斗下来,王宗林被杀伤,王三春提着刀躲进了山林中。夜里,王三春潜回村中找到自己平日玩的最好的兄弟王汝友。

他对王汝友说,兄弟,这世道低头没活路,咱们一起出去做个抬头强人!

王汝友问,你想怎么干?

王三春说,先点了王宗林家,再想办法弄枪。

说完,王三春点起火把就朝王宗林家摸去。

一把火将王宗林家囤货的茅草房点着后,王三春恶狠狠地说,这是放火,老子十年后还要回来杀人!

撂下这句狠话后,王三春落草作恶的土匪生涯就此开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是从小读书的缘故,还是脑子本就灵光,总之这王三春在踏上不归路的时候很有些白手起家的本事。向大巴山去的一路上,王三春再不是原来那个老实巴交的种田人,而是成了一匹脱缰的野马,赌学会了,抽大烟也学会了,还交下了十几个愿一起干的兄弟。

小小的人马聚起后,接下来搞枪就成了当务之急。

搞头三五杆枪对王三春来说一点不难,在密林中打个埋伏,一通闷棍下去,过路土匪的枪就成了他们的了。

但凭借三五杆枪去搞上百杆枪就考王三春的本事了,但日后的强人依旧有办法。

打听到土兴场民团手里有150杆枪之后,王三春一点不觉得难,随即就带着手下的兄弟趁夜摸到了土兴场。

到了土兴场后,王三春命令手下兄弟去村两头挂大炮仗,自己则大摇大摆地朝民团驻地走去。不一会儿,村两头的大炮仗响了,噼里啪啦地跟打枪是的。听到这动静,王三春紧跟着朝民团驻地大声吼叫起来,兄弟们!不要先动武,让我先去和团总交涉交涉再说。

此时的团总早让村两头的大炮仗吓破了胆,见有人来交涉,当即就像抓救命稻草是的握住了王三春的手。

有话好说!有话好说!

啥是有话好说?把150杆枪交了就是有话好说。

就这样,王三春兵不血刃,靠两挂大炮仗就搞来了至关重要的那150杆枪。

枪杆子硬起来后,王三春很是意气风发,很有些梁山好汉劫富济贫的架势。在大小通河以及大巴山一带山区,王三春匪帮是坐青山,把隘口,掌红吃黑,坐地拉肥。

但有一条,那阵子的王三春是抢富不抢贫,抢远不抢近,有饭大家吃,有钱大家用。

乱世,梁山旗号向来能吸引各路好汉,到王三春这里也是如此,几年下来,他竟聚起了小一千人马,而且这一千人马几乎是人人配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