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即将到来,在中山逛一逛各具特色的香山书房,是不少市民的度假方式。记者日前探访民众街道新建村的香山书房,这座紧靠水乡田园的书房由设施简朴的图书室改造而来,书香与周边的文体设施融为一体,也吸引了一些前来打卡的市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建村香山书房外,就是文化广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休闲场所,还有田园风光。缪晓剑 摄

据介绍,在中山现有106家香山书房中,只有2家是新建而成。中山通过对旧物业盘活使用,以“花小钱办大事”的创新思路,实现文化兴城、文化惠民新成效。

结合村居景色 打造聚人气的香山书房

3月份,民众街道新建村的香山书房来了一位风雨无阻的常客。每天早上9时,家住隔壁村的戴先生会准时出现在书房门口,待工作人员开门后,他进去寻找最合心意的座位,拿出专业证书备考资料,开始学习。除了中午回家吃饭,他会一直待到书房关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建村香山书房。缪晓剑 摄

“我去过附近好几个可以自习的地方,最终觉得新建村香山书房空间开阔,安静又舒适,最适合备考。”戴先生说。

走进新建村香山书房,水乡田园式布置让人仿佛置身宁静清新的田园中,筲箕、草帽、竹箩、蕉树,还有浅蓝色的“波浪”在头顶延伸。“书房的设计契合了新建村的特色,比如村里河涌众多,所以屋顶设计了河流波浪的造型。”新建村党委委员王璨介绍道,书房内放置了多种乡村标志性物品,让其更好地与新建村相融合,从而独具特色。

新建村香山书房位于新建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一楼,设置有电子阅览区、儿童阅览区、展览区等区域,面积200多平方米,内有藏书超7000册。在改造为香山书房之前,这里原是一处设施简朴的图书室,一排木质书架和一排铁质书架容纳了所有书籍,两排电脑前放置着大红色塑胶椅子。偶有家长带着小孩来借阅,但是对于小朋友来说,这个“平淡”的图书室并没有太大吸引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建村香山书房采用水乡田园式布置,藏书超7000册。缪晓剑 摄

两年前,借助“美丽宜居村”项目的东风,新建村充分利用原有的阅读空间,结合本村特色,通过原址改造的方式将图书室升级成为香山书房,重新开放以来,迅速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阅读,其中尤以小学生居多。“我们还不时举办亲子阅读、反诈宣传、诗词飞花令、知识竞赛等活动,孩子们非常愿意参加。”王璨说,看完书之后,孩子们常去书房旁的游乐设施玩耍,这里甚至拥有了比网络世界更大的魅力。

家住书房附近的9岁男孩黄同学最开始来香山书房时,并不是为了阅读。鲜艳的色彩、有趣的设计、众多的小伙伴,让黄同学默认书房是一个玩闹的“游乐园”。寒假期间,他在此嬉笑玩耍,没有意识到吵到了其他阅读者。书房负责人“略施小计”,让黄同学化身小小图书管理员,戴上肩章的他,有模有样地维持着书房的秩序,闲暇时,他不再打闹,而是静静看书。“每天像上班一样,到点就出发去书房。”黄同学的奶奶打趣道。

在新建村香山书房外,就是文化广场、篮球场、足球场等休闲场所,配有健身体育设施,既能阅读又能锻炼。王璨说:“大家最喜欢来这里打卡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建村香山书房由设施简朴的图书室改造而来,重新开放后迅速吸引不少村民前来阅读、参加活动。缪晓剑 摄

据介绍,下一步,新建村香山书房将学习其他香山书房的经验,尝试探索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引入社会资本丰富业态,提升书房可持续运作能力,与周边的万亩农田等文旅相结合,让其不仅成为本村村民的休闲好去处,更成为周边城乡居民慕名而来之处。

盘活“沉睡资产” 香山书房实现百家书房百样精彩

据了解,在中山现有106家香山书房中,42家由原“中山书房”升级而成,其余62家为已有公共场馆改造或社会力量改造自有物业,只有紫马岭公园、中山纪念中学2家香山书房是新建而成。有关负责人表示,香山书房对旧物业的盘活使用,既降低了书房建设的投入成本和时间成本,也成为中山市盘活利用国有或集体闲置物业的重要尝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岭公园香山书房。

据介绍,相关部门充分利用政府闲置物业或地块,对原有的共享阅读空间、邻里文化家、街区自助图书馆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以及闲置的侨房、宗祠等社会场馆,通过原址改造的方式升级一批百姓家门口的书房。

在盘活升级过程中,相关部门也注重通过“一场景一主题”分类实施,以满足不同群体在不同场景下对阅读场馆的差异化需求,如依托乡村振兴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公园、文旅融合项目等建设精品示范香山书房,打造标杆典范;依托美丽校园场景建设校园类香山书房,促成公共图书馆资源进校园;依托住宅小区、景区景点、公园广场建设香山书房,使城乡读者更便捷地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采写:南都记者吕婧 通讯员钟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