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大陆开放福建居民赴马祖观光等举措,台湾《旺报》今日的观点很让人惊讶,该报评论认为外界对傅昆萁等“蓝委”团一行的期待及获得的高规格接待,与陆方给出的实际政策之间存在“不小落差”,而且以金门翻船事件做为暂缓陆客赴金门观光的理由也属牵强。这反而给了民进党空间来操作“两岸沟通无用论”,并趁势要陆方先全面开放,再“对等”响应。该报建议,认为两岸大交流,还需要更多善意,来击破绿营的政治盘算。

该报称,外界普遍预判,傅昆萁一行可能为僵持不下的两岸双向观光“解套”,大陆回应台湾“新民意”的期待,宣布恢复陆客赴台;民进党也不再纠结于“预先磋商”或“不对等开放”的面子问题,顺势解除禁团令。

但该报认为,事情的发展并不如预期,陆方的响应只算得上“小小的一步”。这可能为两岸恢复全面交流埋下恶因。而最大的隐患,在于陆方未宣布全面开放大陆团客赴台的时间点,很容易再次令两岸官方就观光议题的拉扯,继续卡在“鸡生蛋、蛋生鸡”的困局,进而陷入相互推诿、甩锅的怪圈,可能造成“在野党立委”于两岸之间扮演“润滑剂”或“下台阶”功能的弱化、偏废。

该报称,抓住台湾主流民意脉动,就抓住两岸关系的主动权,这是过去30年来两岸和平发展的最大启示。傅昆萁等“蓝委”以6成民意为后盾,顶着民进党压力登陆,未能迎来大陆对两岸交流大开大阖的拍板,最开心的应该是民进党。一来,民进党团、绿营侧翼可以对在野党更为冷嘲热讽,大唱“两岸沟通无用论”;二来,民进党当局更可以“稳坐钓鱼台”,既然大陆“率先”只开放民众赴马祖,那么大可趁势要陆方先全面开放,再“对等”响应。

该报还称,以金门翻船事件做为暂缓陆客赴金门观光的理由,未免牵强。首先,翻船事件的本质是民进党发动的对抗,人民是牺牲品,与金门民意无关,“海巡署”对大陆渔船不友善,绝非金门民众对大陆不友善,尽速开放陆客往来金门,反而会让厦金同城关系更紧密;其次,民进党操作金厦紧张,意图包括误导大陆产生“民愤”,陆客到金门就会发现,金门民意热烈欢迎大陆民众,就可自然化解大陆民间误解,并击破绿营的政治盘算。

该报认为,大陆对台工作的重心是台湾人民,而非台湾的政党或台湾当局。大陆一向重视对台湾民众释出善意,就让这样的双向善意互动,尽快转化为行动,进而打通两岸善意循环,善用人民的力量打破两岸持续8年的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