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堂哥在燕郊买房,6000元一平,房子是80多平。等到2016年的时候,我堂哥买的房子已经涨到25000元了,房子的总价值也翻了好几倍,粗略一算是192万元。

用堂哥当时的话来说就是赢麻了,他认为燕郊的房价还会持续涨下去,最终应该达到5万块钱一平。于是堂哥的骚操作开始了,把他手里的这套房子卖掉,然后用卖房的钱付两套房的首付,这样他就有两套房子了。

同样的操作,同样的小区,堂哥在他原来住的小区直接换了两套,去除掉之间的交易费用,唐哥手里还剩70万的存款用于还房贷,当然这么做的目的就在于房价要持续不断的上涨,而且是快速上涨。只要房价能达到4万块钱一平,那么堂哥就是稳赚不赔的。他的贷款是每套房130万元,每个月还15000元,两套房合计还款3万元。

后来的事情就不可控制了。表哥一共还了八年,东拼西凑的坚持了下来。八年的时间总共还款130万元。很多钱都是他进行高利贷,信用卡拼凑的,最可恨的是这130万里面只有一小部分还的是本金,大部分都是利息,也就是说最后他还欠银行两百万。

眼看堂哥就挺不下去了,最终选择了卖房,他把其中的一套卖了,除去手续费卖了120万元,还了一部分银行贷款,最终欠银行80万元。

也就是说堂哥通过他的一番操作和努力,本来是全款一套房子,现在直接变成了欠银行80万的贷款房!

这还不是关键的,关键他还欠小额贷款、信用卡总计50万,也就是说他还总共欠款130万元,可是他现在的房子大概也就是值120万元左右,等于算是白忙活了。

现在堂哥活的很不理想,整天活在催债电话之中,然而唯一的房子也不敢卖,毕竟是家里唯一的生活地点。

各位,看清楚了吗?真正的吸血鬼就是银行,如果没有这么高的利息,堂哥又怎么可能陷入这种深渊呢?如果银行不给堂哥审批贷款,有足够的风险控制,又怎么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