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海4月29日消息(记者唐奇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华东师范大学近日在沪发布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报告显示,具有更高水平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学生在学校取得更好的成绩,而且缺勤和迟到的次数也较少。他们对完成更高学位的期望也更高,并期望拥有更高级的管理或专业工作。

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培养是时代命题,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不确定性的世界对人的能力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作为OECD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全球测评的唯一中国代表,华东师范大学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中心与山东济南教育局合作,于2022年至2024年开展了中国青少年的测评工作。

2023年5月,OECD开展第二轮关于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的正式测评,10岁组有7个城市或国家参与,15岁组有16个城市或国家参与。济南市代表中国参与了这两项测评,共有172所学校参加,近万名学生、教师和校长参与测评,形成了中国青少年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水平报告、国际比较报告以及各专题报告。

据介绍,相对于OECD以前开展的国际学生评估测试(PISA)注重认知能力的评估,社会与情感能力研究(SSES)强调的是学生的非认知能力。OECD将后者定义为人在实现目标、与他人合作及管理情绪过程中所涉及的能力。主要有五个要素:任务能力、情绪调节、协作能力、开放能力、交往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式测评中的5个维度和16项子能力(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人工智能将越来越多地与人类的认知、社会情感能力及价值观融合,这意味着当今教育的目标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好奇心、开放思维和共情能力等,使他们能够自信地应对复杂多变的世界。”OECD教育与技能司司长安德烈亚斯·施莱歇尔还强调道,OECD基于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社会与情感能力是可以教授的。

报告显示,中国(济南)学生在身体意象方面,与15岁组学生相比,10岁组学生对自己的身体外观更积极;在生活满意度方面,15岁组女生和10岁组男生往往更容易从大多数社会与情感能力中受益,从而提高生活满意度;在关系满意度方面,超八成学生表示对自己与父母或监护人的关系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

在学业成绩方面,16项社会与情感能力对数学、语文、艺术三门学科的成绩均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即社会与情感能力越高,学科成绩越高;在学业焦虑方面,10岁组学生的学业焦虑要低于15岁组学生,10岁组学生中约三分之一的学生会为考试或成绩差感到焦虑;在教育期望方面,几乎所有学生(95%以上)都表示他们期望完成高等教育,女孩往往比男孩对未来的教育期望更高。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