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着阿尔茨海默病母亲,在急诊室折腾到第三周时,阿文的亲友们忍不住给她发来了建议。他们劝她,是不是考虑接受医生的安排,为母亲安排鼻饲。亲友们担心再这样折腾下去,已年过半百的阿文,会倒在妈妈前头。

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程发展至晚期,患者变得不知饥饱、不辨是非,只能靠鼻饲维持生存,他们的生活还有多少质量?当维系患者生存的治疗成本,高昂至不堪重负,照护者们该在哪一刻选择放手?这是每一名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在最后阶段都将会面临的残酷拷问。面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在不同时间、视角、心境之下,都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阿文说,作为旁观者,她可以给出中肯、冷静的建议。但作为亲历者,她的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抗争到最后一刻。

教阿尔茨海默病母亲学吞咽:一个女儿为母亲做出的“生死抗争”忘记吞咽的晚期病人

在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群体之中,鼻饲,是一个不愿被过多提起的概念。患者接受鼻饲,意味着吞咽、咀嚼功能都已丧失。作为疾病发展至晚期阶段的显著标志,鼻饲意味着患者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

作为一名阿尔茨海默病中晚期患者,阿文的妈妈,曾无限接近过这个阶段。如果没有女儿的抗争,她可能会彻底遗忘如何吞咽。

2007年,年轻的阿文带着外婆、妈妈在陆家嘴滨江散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年轻的阿文带着外婆、妈妈在陆家嘴滨江散步

事情要从2017年说起。2017年,阿文的妈妈出现了明显的健忘、异常行为。她很快被确诊为混合性认知症障碍。2017年末,因为不慎摔倒造成腰椎骨折,阿文妈妈彻底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当时,49岁的阿文,成了妈妈的唯一照护者。

2022年末,阿文妈妈生了一场大病,好不容易闯过鬼门关后,阿文发现,妈妈彻底忘记如何吞咽了。

吮吸、吞咽、咀嚼……这些婴幼儿与生俱来的能力,被妈妈遗忘了。

食物打成糊糊,用勺子塞在嘴里,她既不吞也不吐,就这样含着。水果打成汁,装在吸管杯里,她也不会吸了,连喝水都会呛住。”

阿文说。

伴随着病情急转直下,一道道病危通知随之而来。医生建议阿文,是时候考虑采取鼻饲措施了。

当时,阿文已经在医院持续照护了妈妈一个多月。无论是从患者本人的身体状况考量,还是从女儿的照护能力出发,接受鼻饲似乎都是维系这个家庭的最好选择。

但是,对于这个建议,阿文并没有接受。

阿文没有接受鼻饲的建议不肯妥协的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文没有接受鼻饲的建议不肯妥协的女儿

“我一直和医生说,尽量不要鼻饲,再坚持一下看看。”在照护母亲的这些年里,阿文没少听其他照护者讲述关于鼻饲的故事。

尽管也有一些患者,接受鼻饲后仍能保持着不错的生活质量,但更多案例显示,鼻饲措施的出现,与疾病晚期密切关联。

和那些鼻饲后仍能走动的患者不一样,我妈腰椎骨折过,她本来就不大能走路,如果上了鼻饲,她只能一直躺着,肌肉会萎缩,寿命不会长的。”

阿文说。

看着虽然懵懵懂懂,但有时又能和她开玩笑逗趣的妈妈,阿文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舍不得,让她妈妈一直躺在床上。

阿文闲暇时陪妈妈打牌,她不舍得妈妈一直躺在床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文闲暇时陪妈妈打牌,她不舍得妈妈一直躺在床上

阿文父亲早逝,身边没有任何人能帮她拿主意,于是,她自己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近乎不可能完成的目标——她要帮妈妈“搏一搏”。

秉持着“鼻饲是最后选择”的想法,阿文将妈妈接回了家中,开始了与疾病长达一年多的较量。

这个过程,有着外人难以想象的漫长和艰难。

一开始,阿文想得有些简单。母亲尚能交流,她可以像教小孩一样,教会妈妈吞咽。她把妈妈的手放在自己的喉咙处,用力地闭上眼睛,反复地、夸张地演示着吞咽动作,试图让妈妈跟着学。

在无数次重复后,妈妈似乎看懂了女儿的意图,她模仿着女儿,眼睛狠狠地闭了一下。在她看来,这就是女儿口中的“咽”。

后来,阿文又将希望寄托在刺激妈妈的本能上。她变换着喂食的力度、深浅,试图激发母亲吞咽的本能。反复尝试后,她发现,当食物碰到妈妈口中仅剩的两颗大牙时,妈妈会本能地咀嚼一下,连带发生吞咽动作。

这个尚存的本能成了阿文教会母亲吞咽的救命稻草,她每喂一勺糊糊,都会在妈妈的牙齿之间塞入一块掰得很小的桃酥,在妈妈下意识咬桃酥的那一刹那,有时会将口腔中的大部分食物咽下去,没被咬碎的桃酥又被吐了出来,在吞与吐之间,总有一部分食物,会被妈妈咽下去。

靠着这仅存的生理反应,阿文硬是靠喂食的方式,为妈妈维持了大半年的健康。

终于,在盛夏的一天,奇迹发生了。曾经一度彻底忘记如何吞咽、咀嚼的阿文妈妈,突然主动抢走了阿文碗里的馄饨,自己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

她终于想起来如何吃饭了。

一切都是有代价的

阿文妈妈堪称奇迹的变化,让阿文在照护者群体中出了名。很多照护者向她取经,希望能学习她的经验,延缓鼻饲的到来。但阿文的亲友们,对此的感受却是心疼大于兴奋。旁观了一年多,他们深知,阿文妈妈这个进步,在某种程度上,是以燃烧阿文自己的健康为代价的。

在阿文家中,记者目睹了一次喂食的全过程。

给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喂饭,有点像哄一个刚会吃饭的孩子吃饭。阿文会刻意地让自己的语调变得轻松且活泼,她用剪刀把饭菜剪得稀碎,一边喂食,一边哄劝:“我们最会吃蚕豆了,对不对?”

阿文用剪刀把食物剪碎后给妈妈喂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文用剪刀把食物剪碎后给妈妈喂食

但是,即使是最调皮的幼童,也不会将一口饭菜,反复吞吐十多次。每一勺被阿文妈妈最终咽下的食物,背后都经历了女儿无数次地抬起和放下。

“没事,再来。”“没事,再来。”“没事,再来。”……很长时间里,房间里除了勺子和碗碰撞的声音,就只听到阿文一遍遍地重复着这句话。

“今天吃得不大好。”一顿饭后,阿文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即使是“不大好”的状态,也比阿文妈妈最初的状态好了许多。

每一勺咽下的食物,背后都经历了无数次地抬起和放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勺咽下的食物,背后都经历了无数次地抬起和放下

那时候,阿文妈妈只能躺在床上,阿文需要站在床边喂食。为了能让妈妈多吃几口,她每喂一次饭,都要持续两三个小时。一天三顿下来,本就患有腰间盘突出的阿文,站都站不住了,只好戴着腰托继续喂食。

在心疼阿文的朋友们看来,阿文妈妈如今的生活质量,是阿文拿自己的健康换来的。高强度的照料工作,让已年过半百的阿文身体明显变差了。她缺少睡眠、缺少锻炼、缺少基本的娱乐和社交。她明显变胖了,身体的各项指标都出现了异常。

对于自己的变化,阿文多少心里是有数的。前不久,因为持续缺少睡眠,她感觉头一直涨涨的。这让她隐隐害怕,“我爸爸就是51岁时在工作岗位上猝死的,所以51岁的时候我也特别害怕,很担心自己突然血管爆掉。我想,我得去立个遗嘱,如果我突然没了,我妈就没人管了。”

阿文儿时的全家合照早已失衡的天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文儿时的全家合照早已失衡的天平

用自己的健康,去换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母亲的健康,这样做值得吗?不止一个人,曾将类似的问题抛给阿文。

实际上,阿文对妈妈的付出,已很难用“反哺”来解释。在这对母女之间,阿文一直是付出的一方,早在1986年,从爸爸去世那一刻起,17岁的她就已成了妈妈的依靠。

为了补贴家用,阿文没有念大学,高中一毕业就参加了工作,帮着妈妈养大了妹妹,又在此后补贴家人多年。

因为妈妈总是依赖大女儿,阿文也曾一度和母亲关系有些冷淡,她很早就从家中搬了出去,独自一人在另一个小区生活。

2017年,妈妈生病后,阿文接手了照护工作,此时的她发现,妈妈的账户中,竟然一分钱存款都没有。在此后这些年里,阿文将自己的退休金、妈妈的退休金,以及自己打工额外赚的钱,都用在了给妈妈治病。

“我有些衣服都穿了十多年了。”阿文指着身上的衣服,神色赧然。

要分得清什么是刚需,比如我们吃饭是刚需,再比如我妈妈用的辅具、用的纸尿裤,能确保她不长褥疮,这也是刚需。”

56岁的阿文没有自己的轿车,但她为妈妈购入的各类辅具,与一辆小轿车的价格差不了多少。

阿文妈妈每个月吃的药、请的护工、用的纸尿裤,几乎都会将母女二人的收入,消耗得干干净净。这让阿文不太敢去设想,自己的未来该怎么办。

阿文为妈妈列的用药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文为妈妈列的用药说明

如果有一天,我现在的这份工作没有了,那我就只能辞掉阿姨,自己做护工了。”

阿文说,因为害怕焦虑,她总是回避去思考,自己的晚年该如何安排。

“很多家属会去做基因测试,看看自己是不是阿尔茨海默病高风险人群。我不敢去做。如果想得太多的话,晚上就睡不着觉了。”

坚持到最后一刻

人与人的关系,有时是无法用“公平”二字衡量。驱动照护者不断付出的动机,有时也无法用世俗的观念去解释。如果一定要找到一个原因,阿文说,那就是,她本身就是这样一个人,“总要先把我妈妈安排好,这是我的责任,我从来没想过不管她。”

生病后,阿文妈妈变得很胆小,夜里害怕时会不断呼唤女儿。这时,阿文便会将妈妈抱在怀里,安慰她不要害怕。

“我感觉,她小时候没给我的东西,我现在给到她了。”阿文说,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她一直被寄养在外,直到四五岁才被接回家中,她因此觉得自己和妈妈关系生疏,早逝的爸爸才是她的依靠。

妈妈生病后,母女关系倒置,反而将那段缺憾以另一种形式补全了。妈妈会依偎在强壮的女儿怀里,母女二人重建了亲密关系。

就像阿文说的那样:“人生总有缺憾,但这也是一种圆满。”

人性有时有着理性无法解释的复杂和美好。在照护母亲的过程,阿文渐渐治愈了自己。她越来越发现,她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坚强,她做不到用理性,做出关于生死的决断。

曾几何时,阿文也曾表示,如果母亲真到了行将就木的时刻,她会考虑接受鼻饲,将母亲送到护理院。

可是当这个选项真的出现,作为亲历者,她却以一种在奋不顾身的姿态,选择了“再坚持一下”。

阿文如今的愿望,是帮妈妈活过9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文如今的愿望,是帮妈妈活过90岁

“我以前觉得我很坚强,没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但很多事情到了当下才知道,它其实是没有办法预估的。”阿文说,作为旁观者,她可以为“道离别”这件事给出冷静、中肯的建议,但作为亲历者,她发现,自己的答案永远只有一个。

如今,阿文的愿望变成了帮82岁的妈妈活过90岁,她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这也是我妈妈的愿望,我希望能达成她的愿望。只要她身体其他机能还可以,哪怕是不能自理了,也能维持很久。”

至于阿文自己,她说:“我的事情以后再说。”

关于“以爱为铭”

以爱为铭”活动是由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与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联合发起的,关注阿尔茨海默病照护者困境的公益支持活动。活动旨在引导社会关注照护者困境并为阿尔茨海默病家庭,提供公益支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