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货币人民币要换锚定物啦!人民币锚定的是我们中国的国家信用,我们不再锚定美元了。最近财政部和央行出来消息说要增加国债买卖,大家纷纷担心自己的钱会贬值。搞得我第一时间也很担心。

但后来一想,咱不能跟风焦虑。所以在我疯狂查阅资料之后,给大家搞明白了:原来我们这是在给人民币转换锚定物,给人民币国际化搭桥铺路啊!

咱们现在都是信用货币时代,一个国家到底发多少货币,背后都得有信用支撑。就比如美元,发行背靠的是美国政府信用,那你可以简单理解成美元的锚定物就是美国国债。我们现在也在转换我们自己的锚定物,原来人民币锚定的是我们的外汇资产,说白了就是锚定美元资产,因为美元占比最高。

以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以后我们也要锚定我们自己的国家信用,那就是我们的国债。确切地说,是改革开放之前,咱们的经济规模相对非常有限。当时央行在发行货币的时候,主要依赖于我们储备当中的黄金、各国的债券等等有价资产,这部分资产可称为传统避险资产,是改革开放之前央行发行货币的一个重要基础。

后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我们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很大变革,我们经济飞速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高了,那货币的锚定物自然也就变了,变成了外汇。2000 年咱们的外汇规模明显开始起飞。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大事呢?当时中国加入了 WTO,正式开启了中国用几亿件衬衫换飞机的时代,外贸推动外汇增加。

但外汇并不能直接在咱们国内使用,得通过央妈倒一手。央妈就把外汇存到了自家库房里,并按照一定的汇率换成人民币给到国内的这些外贸企业。2000 年之后,咱们国家的外汇越积越多,咱们的货币锚定物接着就变了,变成了挂钩外汇。就像咱开头说的,外汇基本上就相当于美元了,那咱们的货币发行锚定美元,就相当于开始受美国经济变化周期的制约和影响了。

当然这个锚定物还是在变化的。到了 2008 年,金融危机从华尔街爆发并蔓延全球。这个危机的直接结果就是发达国家那边的消费市场崩了,间接结果就是咱们的出口受到了影响,那咱们通过贸易赚的外汇增长也变慢了。假如这个时候人民币还严格锚定外汇的话,外汇增长降低,人民币的供应也会出现收缩,咱们的经济受限于货币供应,那就没有办法增长。

而且同年 2014 年爆发了第一次俄乌战争,美国开始联合其他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制裁,也让包括我们在内的全球很多国家看到了美元的风险。所以 2014 年前后,咱们又开始换锚,这次货币换锚,我们要摆脱对美元的依赖,这个目标已经非常明显了。我们要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新定的锚定物就是国内的各种债,什么银行债、地方政府债,当然还包括一小部分国债。

也就是说,其实早在 2014 年央行就已经开始买卖国债了,就已经为换锚铺路了。持续了十几年之后,现在货币锚定物里面债的占比在明显增加,现在已经到了 40%左右,外汇的比例相应在缩小,现在大约占一半左右,剩下的当然就是其他传统的避险资产。

现在财政部和央行为什么专门点名要增加国债的买卖量呢?这个消息其实不是说给我们国内听的,而是释放给国际看的一个信号:国债代表的是国家信用,我们的货币人民币要换锚定物啦,人民币锚定的是我们中国的国家信用,我们不再锚定美元了!世界上要搞去美元化的,担心美元风险的,那你接着就可以买中国的国债。我们要像美国一样拥有真正的货币独立,人民币要国际化,我们要挑战美元了!那未来我们国债的发行和买卖肯定会更加频繁啊。

当然有些人提出咱们买卖国债是在搞大放水和 QE,暂时看还不是,那未来是不是呢?现阶段谁也说不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