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申,字君约,1936年生于上海南汇。1948年随父赴台,1955年考入台湾师范大学,受教于溥心畬、黄君璧等大师。1965年任职台北故宫博物院书画处,1968年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与考古系学习,攻读中国历史专业,获博士学位。曾担任台湾大学艺研所教授、台北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生前常年奔波于海峡两岸的艺术活动中。

2024年4月16日,中国艺术史学界泰斗、著名书画鉴定家及书画家傅申在浙江杭州富阳逝世,享年88岁。

从浦东乡下到台北故宫博物院

傅申出生后不久,因战争原因,父母逃到母亲家乡浙江南部天台附近去教书。他被交给在上海浦东坦直乡的祖父母照看。他小学毕业,抗战也胜利了。父母去了台湾,在那里教书,1年后,生活安定了,便把他接了过去。

傅申的父亲当时在师范学校教书,住在学校宿舍。看到学校里的美术老师跟学生一起在户外写生,傅申觉得画画很好玩,还能不让父母负担学费,就报考了公费的师大美术系。从师大毕业后,他留在台北,在中学教美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时的傅申

在台北,傅申有幸结识了担任台北故宫博物院管理委员长的叶公超。叶公超非常欣赏傅申,在他的推荐下,傅申进了台北故宫博物院。

傅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最初让我负责办展览。这需要对这里的藏品有所了解,每天要看从库房里面推出来的一车书画。看了1年多,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方闻教授来故宫作研究,我被派去陪他在库房里转悠。我对这里的画已经有所了解,有时候跟他讨论,有时候意见还不一致,不晓得他怎么就看中我了。”方闻教授问傅申:“你到美国来跟我念书好不好?”之后,傅申开始了在普林斯顿大学愉快又充实的学习。

醉心于鉴定

傅申在采访时曾讲过这样一段经历:“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两卷,我们称为《子明卷》和《无用师卷》,两卷大同小异,但书法很不一样。乾隆皇帝当时认为《子明卷》为真,但其实后来很多学者都认为《无用师卷》才是真迹。但徐复观先生却说要替乾隆皇帝翻案。徐先生学问很好,文笔又犀利,我开始和他打笔仗。1年后,他写了一篇《定案》,我就写了《片面的定案》反驳。但老先生又写了一篇《定案还是定案》。辩论是一回事,我对他还是满尊敬的。毕竟关于鉴定的结论往往是各执己见的,我也通过这些经历学到很多。后来我到香港,他请我一起吃饭,还送我一块古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怀素《自叙帖》的研究,傅申没少下功夫。对怀素自叙帖》,学者之间历来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是真迹,有的认为是伪造的仿本。其中一位台湾中年学者说怀素《自叙帖》跟后面宋朝人、明朝人的题跋都是文徵明的儿子文彭做的,是根据拓本双钩廓填出来的。傅申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工作多年,将原件看得很仔细。他觉得绝对不是双钩廓填,因为做不到。应该都是很自然地一笔写下来的,尤其是飞白的地方。飞白是一个动作写出来,一气呵成。但要是双钩廓填,就没办法完成。

后来,傅申从美国回到台北故宫博物院时,刚好科技室有一个显微镜,可以查看古代的书法。那些很小的字一放大就看得很清楚,就能看出是不是双钩,是不是一笔写出来的。他还在显微镜上面加了一个照相机,拍了一些照片。照片至今保留完好。

作为鉴定家,傅申一生过眼中国书画作品无数,创造了众多著名书画鉴定案例,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到怀素《自叙帖》、黄庭坚《砥柱铭》等等,硕果累累、著作等身,在海内外艺术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千锤百炼始成真

对于作品鉴定,有人强调艺术第一,技术第二。但傅申认为,两个都需要,一定要完整,一定要结合起来。“就像瞎子摸象,可能只摸到一部分,但尽量摸全面,摸得越多,结论就越准确。鉴定中有各种因素,个案的情形都不一样,就像刑警办案,每一个案件都不大一样,但你对各种侦破技巧要了然于胸,有时甚至需要开发一种新方法才能解决。”他说道。

面对别人质疑时,傅申觉得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写论文时一定要随时想到有没有漏洞,不要等人家来攻击了再行动。第二,人家攻击你,也是从不同的角度提供新的信息。有时,别人想到的,我没有想到,就要仔细琢磨,再增加一份新的资料和证据,由此才能做得更专业更深入。这是一个千锤百炼的过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傅申在书法创作

在鉴定中,傅申甚至要感谢反对自己的人。他说:“因为没有反对的人,我的结论没有那么精深,没有那么完备。”

傅申坚信,鉴定一定要采取客观的态度,越主观越成不了鉴定家。

古稀之年办个展

鉴定之余,傅申也会进行一些创作。2013年,国家博物馆邀请他办个展,这是他生平的第一次个展。

古稀之年办个展,他称其为“傅申学艺展”:“这是关于我学习艺术的展览,有书法、绘画、篆刻等,无所不含,算是给观众一个汇报吧。”这次的展览,也让人们了解到学者身份之外的另一个傅申——作为书画艺术家的傅申。

傅申常说:“流传的大量古书画,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去厘清,再有一生也做不完!”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坦言:“我觉得我这一生,选择了对的职业,不像科学家、演艺人员、体育家等要受到年龄的限制,我这个职业是愈老愈好。当然也不能‘倚老卖老’!而是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做到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申书法作品

来源 :中国老年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房怡晓

一审:缪军;二审:夏琳;三审: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