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从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获悉,自2021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推出由财政经费支持的健康科普专项计划,已连续开展四年。近日,2024年度上海市健康科普专项计划启动,首次推出社区健康科普专项,面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基层健康科普能力与优质科普资源供给。

据介绍,2024年度健康科普专项计划特设健康科普专项和社区健康科普专项两类。

健康科普专项计划资助30项,申报要求围绕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素养、防控重大重点疾病、妇幼及青少年健康、老年健康、职业人群健康,以及中医药健康促进、视觉健康、听力健康、口腔健康、骨骼健康等相关主题,开发创作一套完整的健康科普专题资源包,包括系列科普材料、健康词条和主题课程三部分,需开发系列科普材料不少于30篇,搭建一套结构完整的健康词条框架且整套词条不少于10条、每条词条不少于800字,主题课程课件时长不低于5个课时、每课时不低于20分钟,同时做好推广应用,深入基层社区开展线下授课不少于10次,每次时长不低于60分钟,线下听众数量合计不低于500人。

今年首次推出的社区健康科普专项,专门面向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征集,计划资助20项,申报要求围绕某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或重大公共健康问题,须覆盖预防、诊疗、康复与疾病自我管理全过程,包括建立可持续的社区健康教育服务模式,与辖区托育机构、幼儿园、学校、企事业单位等重点场所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社区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栏、电子屏和新媒体平台,传播相关主题的健康教育资料,每个村居委开展不少于4次健康讲座和咨询;采用同伴健康教育方法,每个村居委有至少一个处于活跃状态的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每个街镇有至少两个处于活跃状态的市级示范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日常活动每年不少于12次。

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表示,希望通过健康科普专项计划持续开展,产生更多优秀健康科普作品、人才、品牌,助力健康上海行动,持续提升广大市民的健康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