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回头来看,伦敦奥运会之前,虽然中国女排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不被看好,但是俞觉敏指导打造的这支队伍的战斗力其实相当不弱。从队员构成来看,1 王一梅(主攻-辽宁-23岁-190),2 米杨(二传-天津-23岁-180),4 惠若琪(主攻-江苏-21岁-189),6 楚金玲(主攻-辽宁-28岁-190),7 张娴(自由人-云南-27岁-168),8 魏秋月(二传-天津-23岁-182,队长),9 杨珺菁(副攻-八一-23岁-190),10 单丹娜(自由人-浙江-21岁-168),11 徐云丽(副攻-福建-25岁-196),12 曾春蕾(接应-北京-22岁-187),15 马蕴雯(副攻-上海-25岁-190),17 张磊(接应-上海-26岁-181)。这些队员中,魏秋月、惠若琪、杨珺菁、马蕴雯、张磊、张娴可以说都处在自己职业生涯的巅峰期,曾春蕾、单丹娜属于新秀,冲击力强大,即便是楚金玲,也保持着极佳的竞技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我们从小组赛顺利出线之后,对上老对手日本队,可以说是一个上上签。1/4决赛对手中,真的除了当时的亚洲三强还算是知根知底,其他都不好打,就算是多米尼加,也是有里维拉、卡斯蒂略和德拉克鲁兹坐镇,真要碰上了相当不好说。不过,从小组赛的队员使用来看,其实我觉得教练组已经为1/4决赛埋下了极大的隐患。大梅是中国女排在北京周期和伦敦周期当之无愧的进攻核心人,从2006年女排世锦赛开始,她就独自挑起了中国女排的进攻大旗。贵为奥运冠军的黄金一代,可以说是集体为大梅的进攻擦地板,以保障她的前后排强攻。我们看到的是大梅在比赛场上的奋力扣杀,看不到的是周苏红、刘亚男、张娜乃至杨昊、李娟、冯坤等人在场上的奋力保护和组织,以完成她最后的一记扣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奥运会的铜牌,其实是整体黄金一代的一传和地面保障加上大梅的进攻和副攻的网口压迫换来的。而在伦敦奥运会上,杨珺菁+马蕴雯+徐云丽的网口优势还是发挥正常,但是后排的一传和防守的水平显然不及黄金一代的整体水平,不过即便是不及,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的后防仍然是展示出了极高水平。但是我们在小组赛的比赛中就发现,大梅的进攻不如北京奥运会那个时期好使。道理其实很简单,作为当时中国女排的第一进攻人,大梅从2006年世锦赛开始一鸣惊人,继而成长为全队的进攻核心人,她又怎么可能不被其他队伍所研究和限制?从小组赛来看,其实各队对于大梅进攻的盯防是花了极大的心思的。从进攻特点来看,大梅属于典型的打实力球的队员,她的优势在于击球力量和击球高度,劣势在于进攻速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伦敦周期各队网口实力都有所增强,显然,大梅的进攻受到的压制超越了当年。所以,小组赛上大梅频繁被楚金玲换下,一方面就是因为鉴于她的进攻速度不占优势,对方的双人拦网的形成有足够的移动时间,所以遇到本队需要打调整攻时,大梅的下球成功率不如过去。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谁会忽略一个队伍的核心进攻人?所以我个人认为俞觉敏指导在对大梅的使用上,其实还是太过押宝。大梅在伦敦奥运会的小组赛上其实表现一般,小组赛第一轮中国3-1塞尔维亚,大梅梅拿到11分(23扣9中2发),还算是合格的完成了大主攻的任务;小组赛第二轮中国3-1土耳其,大梅拿到14分(34扣14中),也是处于核心进攻人的及格线;但是在小组赛第三轮中国0-3美国的这场比赛中,大梅拿到6分(16扣5中1发),远不如替补她上场的楚金玲9分(15扣8中1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