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报道,美国国务院国务卿布林肯于4月24日至26日访问中国,这一安排符合外界的广泛预期,中国外交部此前已表示欢迎布林肯访华。在中美元首通电话后,中美关系的企稳态势进一步延续和巩固,对中美和世界而言,都意味着新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双方仍拥抱开放的沟通渠道”。同时这也是一个契机,需要双方共同把握,相向而行。这是布林肯不到一年时间里第二次访问中国,紧接在财政部长耶伦访华之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多位美国政府高官陆续访华。据新京报报道,4月4日至9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访问中国,其间再次强调美方不寻求与中方脱钩,呼吁双方保持对话沟通。4月14日至16日,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与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康达和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中国事务高级主任贝莎兰也访问中国,与中方举行了会谈。此前,美国旧金山市市长布里德也来到中国,访问了香港、深圳、广州、北京、上海五座城市。

据美国国务院网站消息,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通报布林肯此次访华行程时称,布林肯在上海、北京会见中方高官,商讨一系列双边、区域和全球议题,包括新一轮巴以冲突、乌克兰危机、台海问题和南海问题等。还有消息称,美方表示,布林肯访华期间将就“产能过剩”向中方表达关切。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4月24日主持例行记者会时表示,近期,一些西方国家频频指责中国“产能过剩”。这种炒作毫无道理,中方坚决反对。

去年旧金山中美元首会晤,中方元首提出“五个共同”支柱,撑起中美关系“旧金山愿景”,其中居于首位的就是“共同树立正确认知”。对布林肯此访,中方主要聚焦五大目标,“树立正确认知”还是排在第一位。为什么中美关系会不断出现波动起伏,让国际社会始终放不下心?为什么美方要把一次正常访问,搞得像是要来下“最后通牒”?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美方尚未树立正确的对华认知。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那就是蒙着眼睛走夜路,很容易走错,甚至还有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布林肯访华,中美关系面临考验,需展现双方外交智慧和战略思维,寻找缓解紧张局势的途径。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对中国进行访问,期间美国预设了两大目标:一是促使中国军工企业撤出俄罗斯市场;二是通过“威慑促谈”策略,意图迫使中国增购4万亿美债。然而,中国并未接受美国的不公压力,已采取三大对策予以反制。中方三个大动作 让布林肯没了叫嚣底气。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美国对外援助的伪善本质和事实真相。美国一直以全球最大的对外援助国自居。但实际上,美国的对外援助从来都以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视广大受援发展中国家的切实利益和长远发展,自私自利、傲慢自负、虚伪丑陋,肆意干涉他国内政、谋取私利,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严重消极影响。揭露美国援助的伪善本质及恶劣影响,证实美国打着援助旗号肆意妄为,维护单极霸权、扰乱国际发展秩序、破坏世界繁荣稳定的丑陋意图和严重危害。

作为美国国债海外第二大债主,从2022年4月起,中国的美债持仓一直低于1万亿美元。英国2月增持96亿美元美国国债至7008亿美元,持仓规模位列第三。2月海外净流入美国长期证券的资金规模为1457亿美元,此前1月净流入798亿美元。其中,海外私人投资者净买入1175亿美元,海外官方机构净买入282亿美元。包括海外投资组合通过股票互换购入的美股在内,进行一些调整后,海外2月总体净买入美国长期证券715亿美元,此前1月为净买入361亿美元。

也有分析认为,中国减持美债是调整国际储备资产结构的正常市场行为,是为了我国国际储备资产保值和增值的正常市场行为,没必要过度解读。另外,在美国财政部公布的国别数据里,不区分官方和非官方,既包括储备投资,也包括金融机构、企业等其他投资主体。不同的主体投资目标、目的和原则是不一样的,商业机构、企业都有自己的考虑。我们的外汇储备对于美国国债的投资也是市场行为,按照市场原则,根据市场状况和投资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

与此同时,中国民航局也发布了新的公告,表示为了缓解相关地区的航班增长压力,减少航班延误的情况,进一步保障更多旅客的权益,中国大陆将正式启用M503航线W122、W123衔接线由西向东运行。对于这种有利于两岸民众的举措,民进党当局却慌了神,屡屡渲染“飞行风险”,还宣称所谓“海峡中线被淡化”。事实上,大陆早就不止一次地进行过严正表态,表示所谓的“海峡中线”根本就不存在,也从未得到过大陆的认可,只是民进党当局的一厢情愿。

据环球时报报道,航空专家表示,航线调整是因为国内民用航空市场持续繁荣。此前三年受疫情影响,航线资源不像现在这么紧张,如今中国的经济形势全面向好,航线承受的压力就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民航部门就会考虑进一步挖掘现有航线的运输潜力。调整M503航线可以提高运输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的需求,不需要过分解读所谓背后的政治意义或者军事目的。而且M503航线在多年前就已经启用,如今根据实际需求充分使用它,避免航空资源浪费,这一点也无可厚非。

中方乐于通过对话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但对话必须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的基础上,美方必须认识到,不能为沟通而沟通,不能说一套做一套,更不要幻想从所谓“实力地位”出发同中方打交道。中国有必须维护的利益、必须捍卫的原则、必须坚守的底线,中美关系要想真正稳下来、好起来,美方必须要在“中美到底是伙伴还是对手”这个根本性问题上树立正确认知。美方不能一方面处心积虑遏制打压中国,损害中方正当权益;另一方面又指望中方在美方有需要的议题上支持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大选是美国内政,中方从来没有也不会干涉别国内政,这不是中方的行为方式。不管谁当选下一届美国总统,中美两国人民还是要交流合作,中美两个大国必须找到正确的相处之道。中方元首提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三原则,这是我们看待和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遵循和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