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马平川”而“异化文墨”

金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更不可能有两个相同的大脑。但具有“读写智慧”的的人都有文思敏捷的共性,一如《旧唐书·陆扆传》所云:“文思敏速,初无思虑,挥翰如飞,文理俱惬。”

假如以“听”为作文主题词,你的大脑是否立刻会产生“一马平川”的连锁反应?

《文子》释“听”有3个层次:“上学以神听,中学以心听,下学以耳听;以耳听者,学在皮肤,以心听者,学在肌肉,以神听者,学在骨髓。故听之不深,即知之不明,知之不明,即不能尽其精,不能尽其精,即行之不成。”

“上学以神听”而“在骨髓”者,比如郑燮的诗《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板桥因与民同病相怜而“倾听”而生发出类似“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般的古代良吏的内心感慨。

“中学以心听”而“在肌肉”者,比如辛弃疾的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稼轩因贬官闲居而聆听而创造出充满农村生活气息的夏夜素描的审美价值来传达一种无奈之余的淡淡喜悦。

“下学以耳听”而“在皮肤”者,比如刘向的文言文《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者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踰墙而走。”曾子母因家长里短而”道听“而闹出有类三人成虎样的天大笑话。

想到了与《扁鹊见蔡桓公》内治病救人相对应的几个层次:“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上学以神听”连 “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之“骨髓”都能企及之,难怪《尚书·洪范》言五事“听”在其中:“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一马平川”的意思是能够纵马疾驰的平地,语出《东坡诗·卷二十三·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为文之始,实在当“一马平川”而快速构思而免抓耳挠腮“挤牙膏”而思维“短路”。

“山之妙在峰回路转,水之妙在风起波生”, 唐张锡《幽梦续影》里这句话意在比喻写作要讲究波澜起伏、叠峰层出而切忌水静山平; “文似看山不喜平”, 元翁郎夫《尚湖晚步》里这句话意在说明文章好比观赏山峰那样喜奇势叠出而最忌平坦;“有磨皆好事,无曲不文星” , 清袁枚《随园诗话》意在告诫诗文经过反复琢磨是好事而好作品必须是曲折巧妙的……行文之中,实在当“曲”而忌“直”而力避平铺直叙(或议)。

高考作文绝非自由状态下的自由写作,而是具备出题者诸多主观因素的“带着镣铐的舞蹈”,亟需娴熟同一主题词“听”之不同文路而四通八达而成竹在胸而“异化文墨”!

“听”是另一种形式的“读”,然而前者直接,后者间接。唯因“听”之直接而非间接,能由聆听而倾听入“骨髓”,能避免“读”的误判而新意出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杭州学军中学高三的一次高考模拟作文题为例——

“在一次集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有人举起手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说:‘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踏上了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尔后他拾起钞票,钞票已变得又脏又皱。‘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这个故事引发你想些什么?请以‘生命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中语文组对此次作文立意定为“尊严”,即“生命的价值”在于保持“尊严”,凡不符合标准者一律等而次之。

实际上,“尊严”是这一话题作文的一个求同性角度,寻求的是人们思维的共同点。多数学生在阅读了“生命的价值”这一话题的背景故事后,经过浅层次思索,往往会把立意点确定在“尊严”上:为人怎能因要那“揉成一团”“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的20美元而不顾人格呢?确实!

问题是,大千世界决不会只开一种花,即便只开一种黄花,也会有淡黄、鹅黄、金黄……之别;其他万物亦如此。事实上,在“尊严”这样一个求同性角度的对立面上还有一个求异性角度,寻求的是人们思维的不同点。少数学生在阅读了“生命的价值”这一话题的背景故事后,经过深层次思考,常常会将立意点确立在“原始积累”上:20美元绝对不因为演说家的的举动有所贬值,而这“开场白”后,很可能是一场有关经济学的报告,它正以此暗示资本原始积累的艰辛。确实!

从某种意义上说,话题作文能摆脱限题作文的束缚而解放思想、拓展思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命题人由于自己思维的局限性,对“话题作文”之自由的核心要素“立意”,设置人为囹圄。

然而的然而是,“自己思维的局限性”仅仅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与命题者“听”与未“听”过这次演讲而是否具有声音“现场感”有关。

经过“流调”般核查背景材料,这篇即兴演讲稿还有非常重要的两小节内容被遗漏——

“朋友们,你们已经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课。无论我们如何对待这张钞票,你们还是想要它,因为它并没有贬值,它依旧价值20美元。

“人生路上,我们无数次的被自己的决定或者遇到的逆境击倒、欺凌甚至碾得粉身碎骨,我们觉得自己几乎一文不值。但是无论发生了什么,或者将要发生什么,我们都永远不会丧失价值。肮脏或者洁净,衣着整齐或者不整齐,我们依然是无价之宝。生命的价值不依赖我们的所作所为,也不仰仗我们结交的人物,而是取决于我们自身,希望你们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演讲与“听”关系密切:听众是演讲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听众对演讲的态度受演讲者的影响;听众心理是独立意识与从众心理的矛盾统一。似乎可以这样推论,假设命题人“听”过这场演讲,而不是“二道贩子”般挪用他人断章取义的命题语段,一般是不可能硬性将“此次作文立意定“死”或曰僵化:因“听之不深”而“知之不明”,因“知之不明”而“不能尽其精”,因“不能尽其精”而“行之不成”!

“听说读写”,老大哥非“听”莫属。但是,“听”也常有误入歧途的时候。

中国古代,朝政、天命、狱讼、人情等等都是“听”的对象。据《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二年》记载:“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以为明,何以为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这种“暗”就是非理性“听”的后果。

张远山《晚会朗诵中的伪抒情》有云:“英国有位悲剧演员,能把一份菜单念得声情并茂,催人泪下……大型主题晚会上的诗朗诵,几乎一成不变地依靠演员的伪抒情来感染听众……然而与朗诵者的夸张表演形成讽刺性对照的,是平庸之极的诗句……这种平庸之作,有时确实也能通过朗诵者一惊一乍的矫情表演,把人‘感动’……朗诵者用非理性的手段,控制、左右、摧毁了听众的理性,也就是说,听众受到了蛊惑……”‍

梁实秋对“听”的某些弊端感同身受,唯其如此,他在《聋》一文中以朋友的安慰口吻来聊表心愿:“耳聋焉知非福?”

“听”想要避免被“蛊惑”,前提是竭力避免“以耳听”而“在皮肤”,尽量避免“以心听”而“在肌肉”!

王鲁彦的《听潮》唯因“以神听”而“在骨髓”,才能以听觉为中心而视觉、触觉与嗅觉扩展,用细腻的笔触依次描绘出具有音乐美与意境美的海睡图、海醒图、海怒图。

欧阳修的《秋声赋》唯有“以神听”而“在骨髓”,才能有文末的振起:“嗟夫!草木无情,有时飘零。人为动物,惟物之灵。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思其力之所不及,忧其智之所不能,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奈何24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

人认识世界无非通过两种最基本的途径:听与看,“智慧”的近义词‍“聪明”的本意就是指这两种能力。

其实,深层次的“看”往往离不开与“听”相关的“于无声处”。

张岱《湖心亭看雪》可谓典范:“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沅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这开头是说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住在西湖边,下了三天大雪,所以人鸟声都绝迹了。此不免让人想到了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虽然是不同的笔触,但是写的景象和景象中的人物是那么相似,从寥寥数语中,我们看到了无声可“听”的孤独。而正是由于这“于无声处”的铺垫,才使得张岱和随从终于到了湖心亭后与所发现有两个人的对饮对话犹如“异军突起”。看来他张岱比柳宗元强,在这漫天雪地里,他还算是有他自己崇尚的“淡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理想的。

传说陶渊明有无弦琴一把,每酒后抚弄以寄其意,从而在想象中获得完美的琴声。白居易对此该是心领神会的,否则就不会有《琵琶行》中的“此处无声胜有声”!而鲁迅更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否则哪会有《无题·万家墨面没蒿莱》里的“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原载2021年第1期《读写》杂志E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