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后,对外公开一批国民党战犯名单,李宗仁的名字赫然在列。

自1949年离开祖国后,李宗仁一直远在异国他乡,此时他已经74岁了,万万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返回故土的他,这一路他心中感慨良多。

所以当回国受到主席接见,并亲切的握住他的手时,李宗仁忍不住泪流满面。在简单的交流后,李宗仁犹豫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想担任人大副委员长的职务。

然而,这个要求在说出后,被被拒绝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让李宗仁颇为不解,毕竟早在他之前,还曾有张治中等人也曾担任过这一职务,想来是不过分的。

直到周总理解惑他才知道,毛主席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实际上是有三大理由。

毛主席的理由到底是什么?李宗仁又是如何回国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骑虎难下

1949年1月22日,南京笼罩着一层落寞的阴霾。

此时东北,华北等地相继解放,解放军的锋刃直指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已经江河日下,风雨飘摇。

然而山雨欲来,国民党内内斗不止。反对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呼声越来越高,激进的理想主义者们想要通过推翻蒋介石达到与共产党的和解。

于是他们自导自演了一场国民选举,推举桂系将领李宗仁为代总统,向共产党纳上投名状,希望国共双方划江而治。

一切变化蒋介石都看在眼里,而他反将一军借此机会抽身主持台湾重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双方的博弈之下,昔日的抗日名将李宗仁被政治裹挟着走向蒋介石的对立面。

李宗仁明白,以自己如今的处境不进则退。

如果真的能够与共产党实现谈判,或者逆转战争形势,自己则可以顺理成章的接替蒋介石。

一旦与共产党谈判失败,反攻失败,退居台湾之后,自己只有死路一条。

李宗仁在两派斗争中艰难斡旋,先后派人前往北平,天津与共产党谈判。

而毛主席坚决不肯做千古罪人,不允许中国出现南北分治的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的政治美梦接连破碎。

1949年4月,解放军渡江南下,南京总统府摇摇欲坠。

此时的总统办公室里哪里还能见到总统的身影?蒋介石早已经在陈诚的护送下乘坐飞机抵达台湾。

李宗仁不得已带着部队继续南撤,持续与解放军周旋作战。

形势已经相当被动,但李宗仁只能咬牙坚持,如今所有国民党高官都有退路,都能跟随蒋介石前往台湾。

而他只有留在大陆才有活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李宗仁低估了解放军的战斗力,解放南京之后,百万大军势如破竹。

李宗仁被迫在江苏,浙江,广东,广西多地辗转,在抵抗不力之后,这位代总统走到了穷途末路。

李宗仁也曾经是剿共的先锋,与共产党有着血海深仇。

他认为自己如果向共产党投降恐怕难免一死,回到台湾也是死路一条。

如今看来只有美国才是唯一的生路,美国为了制衡蒋介石,或许还会留着自己这颗棋子。

再三权衡,李宗仁终于乘坐飞机从广州机场起飞,前往大洋彼岸。

从此之后生活在美国的监视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复试探

败军之将,无权无实,李宗仁在美国的处境相当艰难。

的确如自己所料,在美国的保护下,蒋介石不敢轻举妄动,但美国对他也只是保命而已。

李宗仁日夜生活在美国和蒋介石间谍的监视下,甚至连家里的饭菜都不敢放心使用。

午夜梦回辗转反侧,她心里有一个声音越来越大:不能这样将就下去。

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周总理代表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这是自新中国成立六年来,第一次在国际社会上声明外交立场,这种与美国苏联强势态度迥然不同的风格,获得第三世界的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瞬间引起美国政府和各大媒体的警惕。

那段时间周恩来的名字出现在美国报纸的头版头条,李宗仁每天都要买来翻看。

时隔多年,终于再一次听到来自家乡的声音,李宗仁对中国大陆油然升起一股思乡之情。

而接下来两天周总理的发言,在李宗仁思乡的痛苦上再添一把火。

周总理破天荒的提到了台湾问题,他代表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和平解放的畅想。

两岸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他希望蒋介石对两岸问题深思熟虑,也希望当年追随蒋介石退往台湾的同胞们能够落叶归根。

“只要大家愿意回来,新中国敞开大门欢迎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仔细看着报纸上的字,心底里突然产生了一个微妙的设想。

如果,他也能回国呢?

然而当李宗仁抬头看到院子里站着的蒋介石和美国派来监视他的安保之后,刚才的想法烟消云散。

蒋介石是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回到大陆的,只要他敢轻举妄动,只怕性命不保。

况且以自己和共产党的救治恩怨,回到大陆还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还是静观其变的好。

接下来的几年里,有一批国民党官员陆陆续续回到大陆,李宗仁在报道上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并没有被清算,有的回家养老,有的甚至在共产党的政府里担任官员。

这让李宗仁沉寂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但他明白自己终究和其他人不同,代总统的身份难免不会被共产党杀鸡儆猴。

于是他打算试探一下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胸怀。

当时恰逢台海局势紧张,李宗仁亲自写了一篇关于和平收复台湾的文章,托人发表在美国的热门报纸上。

他的态度立刻在台湾和大陆引起轩然大波。

蒋介石甚至没把他的文章看完,就直接把报纸撕的粉碎,然后拍着桌子对李宗仁破口大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蒋介石手下的官员为了表示对他的绝对忠诚,也跟着他痛骂李宗仁。

一时间李宗仁的名字出现在台湾报纸的头版头条,媒体们将他骂做叛徒,卖国贼。

大陆的态度则与台湾截然相反。

毛主席和周总理看到李宗仁的这篇文章之后相视一笑。

他们明白这是李宗仁在向共产党释放求和的信号。

而周总理决定给李宗仁一个回应,通过斡旋,很快,他们接纳了一批李宗仁麾下的桂系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夙愿达成

看到周总理的举动,李宗仁的心情放松下来。

但他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担心共产党请君入瓮。

于是李宗仁与旧部联系,请他们转达中央,自己当年主政华北期间,曾经收过一批故宫的古玩字画,现在愿意无偿捐献给国家。

毛主席和周总理听了之后喜出望外。

一喜是国宝,终于可以回到祖国,二喜是李宗仁距离回国又近了一步。

不过毛主席表示国家绝不占个人的便宜,国家愿意拿钱买李宗仁手上这批珍藏的古玩。

李宗仁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共产党愿意和他“做生意”,愿意和自己在经济上有所牵连,那么就不怕他们有一天翻脸清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借此机会,李宗仁提出,他想要回到大陆落叶归根。

毛主席和周总理自然是赞成的,但考虑到美国和台湾必然会全力反对,为了李宗仁的安全着想,周总理亲自部署迎接他回国的计划。

按照周总理的安排,李宗仁夫妇先以旅游的名义前往欧洲,然后在经过中国友好国家中转回国。

1965年7月,在国外漂泊16年的李宗仁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坐在飞机上的他感慨万千。

然而当他在上海虹桥机场降落,看到等候在跑道上迎接的周总理时,李宗仁直接感动到泪眼婆娑。

他时常以罪人自居,没想到共产党对待他这样的罪人居然以如此高规格的礼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快步走下长梯和周总理紧紧握手,激动的甚至说不出话来。

回到北京之后,毛主席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接见了李宗仁,他详细询问了李宗仁的身体和生活状况,嘱咐周总理一定要安顿好李宗仁的后续生活。

随后张治中等国民党官员纷纷来和李宗仁见面,在闲聊过程中,李宗仁得知他们的境况,又在知晓这些人都已经在国家中担任各个职务,这也让一心想要回国效力的他心动了。

想到自己不能白白享受共产党的优待,决定为共产党做一番事业。

他向毛主席提议自己可以担任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帮助人大完成统战工作。

毛主席听了之后却连连摇头,表示他在家里休养就好。

李宗仁听了之后心里突然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想到自己戴罪之身能够有这样的生活已经非常好了,怎么还能有这样的要求呢?

就在他懊恼的时候,周总理突然登门拜访。

周总理三言两语解决了他的疑惑。

“毛主席有他的考虑。”

毛主席拒绝李宗仁,其实是深思熟虑的。

首先,李宗仁在国民党时做的是代总统,蒋介石一人之下而已,而李宗仁所提出的想要做人大副委员长这个这个国家副国级干部,也都由他的下属曾坐过,所以如果让李宗仁做这个职务,于情于理来说都是委屈了。

其次,虽然主席很理解李宗仁想要能为国家效力的想法,但是却也需要从长远角度来看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宗仁年事已高,不如在家安享晚年,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想要担任职务,这样一来,那些想回家养老的其他人也能明白组织的深意。

最后,周总理说:“你就算不进人大也能做统战工作呀。”

况且李宗仁这样保持国民党的身份更好,劝说那些国民党的时候就可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如果他做了共产党的官儿,劝说其他国民党就失去了立场。

李宗仁听了之后连连点头,心里由衷的佩服毛主席的韬略和远见。

此后几年里李宗仁在大陆安心养老,也经常为和平统一台湾呼吁发生,直到1969年因病去世,结束了这波澜壮阔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