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铺的外摆摊位上人气十足。  通讯员 周锁峰摄

本报讯(记者 杨溢 陈梦娇 通讯员 周锁峰)阳光明媚、微风徐徐,临街而坐闲聊小憩,是当下很多人钟爱的休闲方式。简约的几把桌椅、两三顶遮阳伞,簇拥在绿植花卉中,临近“五一”假期,在张家港万达广场、购物公园、杨舍老街、暨阳湖金融街等商业体和街区,不少店铺的外摆摊位座无虚席。

位于张家港购物公园太阳广场的一家火锅店,店门外的外摆区域精心铺设了木地板,摆放了复古藤椅,搭起了像蒙古包一样的透明泡泡屋。“不仅能就餐,还可以用来给顾客排队等候、歇脚休息。哪怕作为公共区域,也能通过文雅的环境氛围吸引客人。”店主林伟介绍,他想要营造一种人间烟火的追忆感觉,因此设计了这个户外特色就餐区。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在杨舍老街,一些咖啡、茶饮、轻餐饮等商家都在店外添上绿植,设置露营桌椅、花箱围栏,市民三三两两正聊天会友,“天气暖和在户外坐坐,多舒适!”“好友约会,点杯咖啡,聊天逛街两不误。”采访中大家纷纷表示,春光正好很适合户外坐坐。

商业外摆,摆出城市人气,摆旺消费活力。常去杨舍老街的市民不难发现,傍晚时分,街区人流量逐渐增多,尤其在大戏台、音乐喷泉,商家外摆区域“一座难求”。金新城资管集团项目总经理彭骏告诉记者,杨舍老街自2012年开放以来,持续拓展边角空间,重点打造一批特色外摆,截至目前商业外摆率达30%。“我们还将在空闲场地招募文创非遗集市,加入符合城市文化、商圈特色和当下流行趋势的美陈打卡、互动装置或夜间亮化等,到今年7月,商业外摆率调整到40%,增强整个街区的可看、可逛、可停留性。”

对商家而言,设置外摆能延伸服务、扩大销售半径,对消费者来说,商业外摆是别具吸引力的存在。

三分建七分管,商业外摆和城市治理如何平衡,既摆出包容姿态,又摆出良好风尚?作为城管部门,一方面支持符合条件的商业载体,利用自有用地(红线)范围、合理规划的经营区域,开展外摆经营,另一方面也全力做好外摆规范与城市管理工作。“我们一对一选配城管服务专员,加强与商业体的沟通对接,对外摆的设置时段、设定区域、业态范围、长效管理进行指导,及时响应商户们的需求。另外,加强日常检查指导,督促商业体做好环卫保洁、日常管理。”张家港市城管局市容管理科相关负责人邹卫海说。

截至目前,张家港共在17个综合体、集贸市场周边开展外摆,设置临时等候区、就餐座席环境友好型商家129户,有效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商业活跃度和繁荣度。

商业外摆就像“街头小品”,是城市功能的延伸。究竟什么样的商业外摆更能聚集人气、拉动消费?“要有特色,有亮点,值得一去!”“要好吃好逛好玩,可以拍照打卡。”“多在沿河景观带、潮流街区设外摆。”采访中,许多消费者谈到不同观点,有特色很重要。

正如大家所说,商业外摆需考虑城市美学,结合建筑风貌、人文内涵和业态特征,才能摆出高颜值和高品质。“商业外摆要想走得更远,应遵从城市管理的系列规范,与城市的整体布局、规划相协调。”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商学院副院长黄鹏说,生意从“门内”延伸到“门外”,意味着更多责任的划分,需要建立机制来协调各方积极性,同时,外摆可能会带来卫生、噪声等问题,也需要付诸精细化的末端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