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京报首席摄影记者郭延冰,带我们走进人像摄影的独特审美世界,分享他的摄影故事和创作理念。

新京报传媒研究《首席讲堂》,邀请新京报的首席记者、编辑讲述新闻报道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分享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郭延冰

Personal Profile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京报摄影图片部首席记者。

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多年从事人像摄影,所拍人物涉及文化、时尚、娱乐、政经等领域。

张艺谋、刘德华、汤唯、叶锦添、徐峥、宁浩、易烊千玺、崔健、李宇春等都曾被他的镜头记录下真实的时刻。

智能手机时代,人人都成了摄影师。作为摄影记者,有什么不一样?

作为大众媒体的摄影师,大多时候的创作要在被摄者、读者和媒体之间寻找生存之道,但职业成熟的代价是否就意味着个性表达的迷失?且听新京报首席摄影记者郭延冰一一道来。

01

摄影是摄影师的叙事工具

作为摄影记者,要有专业为标准的职业精神,以常识为基础的思考方式,以人性为核心的创作情怀。

叙事是影像不可或缺的功能,表达的产生往往仰赖于叙事的过程来实现。

我时常思考: 拍照片是在拍什么 , 怎样通过影像来叙事和表达情绪?

情绪可以带动一张照片的传播。

当人像摄影大师优素福·卡什(Yousuf Karsh)拍摄丘吉尔时,他抓拍的“震怒”丘吉尔所展现出的人物情绪正好与当时凝重的二战时代背景相吻合,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左图:《丘吉尔》 卡什 摄

右图: 德国军火商克虏伯 纽曼摄

右上图是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拍摄于1963年的环境人像作品——德国军火商克虏伯。在拍摄时他意识到这位协助法西斯的军火商在他心中是一个充满罪恶的形象。于是,他通过改变光线来营造情绪,让照片的主人公看起来邪恶又阴暗,这就是纽曼的表达。

02

举起相机的瞬间

不仅是记录,更是表达

现在,人人都可以是“摄影师”,我们不再以追寻摄影的标准作为拍摄的目的,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用影像来记录生活。

那么,在摄影中,是记录更重要,还是表达更重要?

“记录”是摄影的重要功能,但并不能成为摄影的全部,我始终认为,表达更加重要,怎么样认识这个世界,就怎么样去表达、去拍摄。

工作要求我多角度去诠释一个人物,同时,也要平衡各种审美的需求,尽量避免拍摄千篇一律的美颜照,而是通过拍摄尽力表达人物的“内心真实”。

无论怎样的构图和光圈技巧,都是在为表达情绪服务。

例如拍摄汤唯的过程,双方在信任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分沟通。当时汤唯正在孕期,希望体现出这个阶段她的感受和人生状态。虽然那时她身体有些浮肿,但并没有任何偶像包袱,也对摄影师保持充分信任。于是产生了这张照片,如同伦勃朗的油画,当45度角的光线打下来之后,明与暗的界限划开,被摄者的情绪就在这之中流露出来,这也成为汤唯孕期唯一的一张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汤唯 | 郭延冰 摄

拍摄过程,是工作,也是一种人生经历,每张照片、每个人物背后都有故事和情绪。

在即将拆除的国家话剧院老办公场地拍摄秦海璐的时候,带着“可能是最后一次排练”的伤感,于是就拍了下面这张颇具古典油画风格的照片,一束自然光打到她的身上,在黄绿调子的图像中可以感受到摄影师和演员共同的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海璐 | 郭延冰 摄

摄影的过程也是人物个性和情绪挖掘的过程,刘震云的这幅照片,想要体现他在小说和生活中展现的百变气质,在拍摄的时候联想到毕加索的油画《格尔尼卡》,于是就用二维与三维的重合展现了对被摄者的认知和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震云 | 郭延冰摄

03

创意不是瞬间的灵感迸发,

而是需要一步一步积累

人像摄影作为最能体现摄影师艺术境界的摄影领域之一,也面临很多挑战。如何更好地通过作品传达出被摄者的内心世界以及摄影师的艺术感悟?

就需要进行必要的创意设计。

摄影师想形成自己独特的创意表达,就要学会通过观察和思考捕捉到想要拍摄的内容。

人的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当看向你的眼睛里头那一瞬间,有很多东西都在重演,你无法明说,但是却有很多给你空间的东西。

我们熟悉的“星爷”周星驰,其实大多数时候是没有表情的,这对摄影师来说是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星驰 | 郭延冰摄

我在拍摄的时候,观察到周星驰在听别人讲话时,眼神是不一样的,于是抓拍到了他在听别人讲话时推帽子的瞬间。

摄影审美的提升,需要综合素养的积累,我们平时听的音乐,看的绘画,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输入自己的大脑,这些经验一定会影响我们的创作。

2021年,《曾经如是》在乌镇演出,作为见证者,我也在现场记录下了这场规模浩大的演出的台前幕后。

在现场,我拍下了这张赖声川彩排的影像,当时四周昏暗,一束光打到赖老师的眼镜上,这个细节的灵感来自于电影《教父》。

一半有光线的脸,来勾勒出脸部的线条,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赖声川 | 郭延冰摄

04

做好100%的准备,等待1%的意外

创作的出发点是动态的。

当看到被拍摄者时,就会唤起在策划阶段的积累。

当然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也会有意外,有时意外也会为作品添彩。

拍摄艺术家蔡国强时,就有意外收获。

当时蔡国强站在门前,我透过窗户拍摄,这时院内春意盎然的植物就像烟花一样映在玻璃上,也恰好发现并记录下了这个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国强 | 郭延冰摄

敏锐的摄影师就像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法,可以随时捕捉现场的物体帮助实现创意。

通过不断积累,然后等待那1%的意外,享受意外带来的那种喜悦,也是摄影的魅力之一。

编辑|胡炜

校对|王心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去年开班13期,合作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跟班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重在实践 不搞空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开拓视野 开放交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互联网大厂,实地参观拓展视野,与行业大咖在交流互动中吸取经验、促进提升。

More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咨询详情,请添加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微信

标注姓名、单位、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