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4年4月30日美迪西(688202)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4年4月29日接受机构调研,东方证券兴业证券、浙商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规划?

答:公司将在海外产业核心区域多点布局,加强商务团队的建设,增加集中拓展和培训的频率,助力海外BD和国内科研团队沟通,逐步建立适应海外市场竞争的市场销售体系。此外,公司将积极参与海外行业会议,增加科研团队定期拓展频率。

目前,公司已投入使用美国波士顿的研发实验室,服务范围涵盖化学、生物、动物实验,公司将以此为战略支点,迈出全球化部署坚实有力的一步。波士顿实验室将与国内各研发实验中心联动,在资源共享的同时,实现差异化发展,重点满足海外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加强与全球合作伙伴的沟通协作,为欧美客户的商务拓展提供有效支撑,力争逐步提升公司的海外业务占比,为公司的发展和增长提供新思路、新方向、新动能。

问:公司募投项目的建设进展,现在产能的规划?

答:公司目前已投入使用共计超过8.5 万平方米的研发办公场地,分别位于张江高科技园区、川沙经济园区、南汇美迪西新药创新中心、杭州萧山区以及在美国波士顿的研发中心。

募投项目“药物发现和药学研究及申报平台的实验室扩建项目”的主体结构已全面封顶并已申请验收,建成后将进一步提升新药研发服务规模与水平;“美迪西北上海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产业基地项目”也已正式开工建设,公司将根据业务发展情况稳步推进募投项目建设。

问:公司在研发技术上有何布局?

答:公司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紧密跟踪全球热点药物研发方向,持续夯实完善DC药物、小核酸药物等生物药临床前一体化研发平台建设,将一体化优势从化学药延伸至生物药领域,进一步补齐生物药的药物发现、药学研究能力。截至2023年末,公司已帮助客户完成了数十个DC的整套临床前研究,其中24件已通过NMP、FD批准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公司将紧跟研发热点趋势,持续加强加大热点药物研发关键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完善寡核苷酸药物研发中试平台、建立基因毒性杂质评估平台、基于iPS来源的类器官平台、完善基于I 技术的一站式创新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等,推动现有一站式生物医药临床前研发服务平台向着前沿化、智能化领域迈进,不断增强公司的研发服务能力与竞争优势。

问:公司在人员管理上有什么规划?

答:为满足公司业务需求,公司同步配置了专业技术人才。CRO是人才密集型行业,公司一直高度重视技术人才队伍及管理人才队伍的建立,注重内部人才梯队的建设。

2023年度,公司各事业部开展了各项组织精简工作,协同各部门进行专业化资源的整合、共享,旨在合理控制人员规模,提升人员使用的效率。公司会依据市场情况以及成本控制情况,持续优化内部组织及人才结构,落实各项人效提升措施,适时调整人员招聘计划,使之与公司业务的发展情况相匹配,以保障未来业务的发展以及项目的顺利实施。

问:如何看待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答:目前,尽管生物医药投融资环境有待复苏,但GLP-1、DC、小核酸等药物类别的持续活跃,出现了新的机遇。另外,一些大型药企正在积极利用I技术创新药物发现,优化研发进程。

同时,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药产业发展,有关部门正在积极研究和探索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对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改革创新药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落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放宽医疗市场准入以促进生物医药国际合作等,从生物医药生命全周期的各个环节支持创新药发展,未来将会为国内CRO企业提供更多机会。2023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石家庄视察时专门考察生物医药产业,强调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意义。202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特别指出医药创新投入大、风险高、耗时长,要给予全链条支持。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这次全国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都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快创新药产业发展,开辟生命科学新赛道。2024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对发展创新药产业提出一系列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2024年4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征求意见稿)》、广州市黄埔区发布《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办法》、珠海市发布《珠海市促进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等,未来有望提升国内创新药企研发投入信心,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创新发展,进而带动国内创新药以及CRO公司的整体发展。

美迪西(688202)主营业务:通过研发技术平台,向药企及科研单位提供药物发现与药学研究、临床前研究的医药研发服务,属于CRO行业中的临床前CRO领域。

美迪西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6亿元,同比下降42.51%;归母净利润-3755.57万元,同比下降136.98%;扣非净利润-4023.42万元,同比下降140.77%;负债率21.08%,投资收益40.55万元,财务费用-239.87万元,毛利率8.33%。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2家。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9055.32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903.53万,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由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