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农业是指充分利用立体空间的一种种植(养殖)方式。因地制宜是立体农业的特点。

目前我国的立体农业分为三种模式:(1)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为代表的南方低山丘陵区: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2)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3)黄淮海平原的鱼塘-台田模式。其中第一种是狭义上的立体农业,后两种是广义上的立体农业。

01 南方低山丘陵区立体农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属于丘陵山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的一种。针对地形变化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的特点;充分利用当地的“立体气候”,依据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空间的多层次性,合理布局农、林、牧、渔、副业的农业模式。

千烟洲气候湿润,降水多。丘陵山区耕种易发生水土流失,适宜发展林业、人工草地;缓坡和平坦的谷地,土层深厚,不易水土流失,适宜发展耕种业。地势低洼处,易积水,出现洪涝,适合养鱼

由山顶至山谷依次为“用材林——经济林或毛竹——果园或人工草地——农田——鱼塘”。这种“丘上林草丘间塘,缓坡沟谷果鱼粮”的立体农业布局和以林果为主的土地利用结构,是一种建立在生态良性循环基础上的生态农业。

02 珠三角基塘农业模式

珠三角的基塘农业,是水体立体农业综合利用模式典型的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地势低洼、降水丰沛、易发洪涝灾害的特点,挖洼地为鱼塘,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成塘基,可减轻水患,塘中养鱼,基上种桑、甘蔗、果树和花卉,形成水陆互养的基塘农业人工生态系统。这种模式起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避免洪涝灾害的作用。

因为专注所以专业

优质内容值得传播

推荐转发评论留言

欢迎标注来源转载

桑基鱼塘顺应当地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条件发展桑基鱼塘,因地制宜;增强了农业生产应对旱涝等灾害的承受能力,提高了物产的稳定性;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了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满足人口发展需求。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03 鱼塘-台田模式

鱼塘-台田模式主要针对华北地区,地势低洼,渍涝严重,土壤盐碱化现象,适合开挖鱼塘积水发展渔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挖出来的土堆积到田面而抬高地势,在台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作物,又能增加台田的地下水埋深,利于地表水下渗,从而降低台田地表的盐碱化程度,以达到改良华北地区的中低产田的效果。

垄作

LONGZUO

何为垄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高于地面的土壤上栽种作物,达到提高地温,防旱抗涝的一种耕作方式。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作在中国始见于西周,战国时已盛行于北方,气候冷凉、春季易旱、夏季易涝地区采用较普遍。

垄的构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垄的高低、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条件和地势等而异。垄的横断面近似等腰梯形。

中国东北地区的方头垄,垄台高约16~20厘米,垄距一般为60~70厘米。垄距过大,不能合理密植;垄过小则不耐干旱、涝害,而且易被冲刷。

在甘薯栽培中有大垄、小垄之别。大垄一般垄台高30~36厘米,垄距80~100厘米,应用较普遍;小垄一般垄台高18~24厘米,垄距66~85厘米,适合于地势高,水肥条件差的地区。

垄向应考虑光照、耕作方便和有利排水、灌溉等要求,一般取南北向。中国西北、东北和沿海地区,垄向多与风向垂直,以减少风害。高坡地垄向与斜坡垂直和沿等高线作垄,可防止水土流失。

垄作优缺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

②垄作地表面积比平地增加约20~30%,使土壤受光面积增大,吸热散热快;昼间土温可比平地增高约2~3℃,夜间散热快,土温低于平地。由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

③垄台与垄沟的位差大,大雨后有利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溉以免受旱。种植薯类时因垄作的土壤含水量少于平作,有利薯块膨大。

④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被风吹起的土粒落入邻近垄沟,可减少风蚀。植株基部培土较高,可防倒伏。

⑤有利集中施肥,可节约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垄作耕法也有一些缺点,应用时要因地制宜。

①固有垄作耕法受农具限制,耕作层浅。

②固有垄作耕法用原始的木制大犁,作业效率低。在人少地多的条件下,不便于精耕细作。

垄作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①整地后起垄。优点是土壤松碎,播种或栽种方便。

②不整地直接起垄。优点是垄土内粗外细,孔隙多,熟土在内,生土在外,有利于风化。

③山坡地等高作垄。优点是能增加土层深度,增强旱薄地蓄水保肥能力。

在多雨的季节,垄作比平作便于排水;干旱时,还可用垄沟灌水,又利于集中施肥。促进土壤熟化和养分分解,增加熟土层厚度,有利于玉米根系发育和产量提高。

试题链接

SHITILIANJIE

顺坡垄作又叫顺坡种植,是指垄的方向和坡向平行的种植方式。下图为52°N附近某坡度较大的地方采用顺坡垄作方式种植葡萄的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推测该地区降水的特点是( )

A. 频率低

B. 强度大

C. 季节分配较均匀

D. 季节变化大

(2)与梯田相比,顺坡垄作葡萄( )

A. 无需灌溉

B. 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小

C. 蒸发量大

D. 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

(3)温带半干旱地区一般不采用顺坡垄作的方式,主要是因为顺坡垄作( )

A. 保温差

B. 保水差

C. 保土强

D. 保湿强

【答案】 1. C 2. D 3. B

【解析】

(1)顺坡垄作不利于灌溉,可推测出该地区降水频率较高,季节分配较均匀,C正确、A、D错。顺坡垄不利于水土保持,可推测出该地区降水强度小,B错。

故本题选C。

(2)与梯田相比,顺坡垄作葡萄接受阳光照射的角度较大,接受光照的面积较大,B错,D正确。是否需要灌溉和蒸发量主要受降水和气温影响,与梯田或顺坡垄作关系不大,A、C错。

故本题选D。

(3)温带半干旱地区偶有暴雨,顺坡垄易造成水土流失,不利于保水保土,B正确,C、D错。顺坡垄作与保温关系不大,A错。

故本题选B。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萝卜块为块根类蔬菜,对温度适应性强,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生长周期较短,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垄作被农民广泛采用,起垄种植方式包括单垄单行和单垄双行两种(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简述萝卜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的原因。

(2)分析萝卜垄作栽培对土壤条件的改善作用。

(3)与单垄单行种植模式相比,说明单垄双行种植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答案】

(1)环境适应性强,能适应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生长周期较短,可弥补主要农作物收获之后农田空闲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技术要求低,种植门槛低;为大众化蔬菜,市场需求量大。

(2)增加种植土层厚度,便于萝卜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增大地表面积,增加接收太阳辐射量,白天提高土温;垄沟形成通气走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将地面漫灌变为沟内渗灌,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同时可避免根部土壤板结。

(3)优势:合理密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萝卜产量。

劣势:通气、排水等效益较差,根系对水分、养分的争夺加剧,品质相对较低。

【解析】

本题以萝卜的生长习性及相关材料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农业的区位条件以及农业种植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1)根据材料信息,萝卜为块根类蔬菜,对温度适应性强,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生长周期较短,在我国种植面积较广。因为萝卜环境适应性强,能适应我国不同的气候条件,所以在我国很多地区都能生产;生长周期较短,主要农作物收获之后种植萝卜也能成熟,可弥补主要农作物收获之后农田空闲带来的土地资源浪费;种植萝卜技术要求低,种植门槛低适合多数地区种植;萝卜为块根类蔬菜,是大众化蔬菜,各地市场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决定了农作物的类型,所以种植面积广。

(2)结合材料信息喜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能良好的沙壤土,并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萝卜垄作栽培的土壤厚度可达20cm—25cm,增加了种植土层厚度,便于萝卜根系改善土壤结构;同时增大了地表面积,增加接收太阳辐射量,白天能够提高土温;垄沟形成通气走廊,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适合萝卜生长;将地面漫灌变为沟内渗灌,起到蓄水保墒作用,同时可避免根部土壤板结。

(3)根据材料中的图可看出,与单垄单行25cm只能种植一行相比,单垄双行种植模式40cm—45cm可种双行,优势是合理密植,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增加萝卜产量。但之前的单行变成现在的双行,通气、排水等效益较差,萝卜密度增大,根系对水分、养分的争夺加剧,造成萝卜品质相对较低。

15G备考资源,随问随答,专题设计,优质课件,请扫码加入知识星球

注:本文由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自我们都爱地理、中学地理研究、中学地理课、匠心地理、轻轻松松学地理、高考地理、讲地又讲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这般学地理等各地理公众号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并致谢!若引用不当可以随时文末留言联系注明来源或删除,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内容。

顺手点击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我们坚持不断

持续不停更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