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写了不少关于莫言的文章,当然也写了不少关于司马南的文章。

有趣的是,关于司马南的《重山之外》的文章下面,不再有人骂我,不再有人高喊“支持司马南”。

是不是因为没有买票支持他,就觉得心中有愧,我就不知道了。

但是关于莫言的文章下面还是骂声一片。

当然也没什么新意,不过还是说什么他卖国啦、说他跪舔美日啦、说他诋毁先烈啦,如此云云。

这还算是好的,说脏话的,谩骂攻击的更是不绝于耳。

太脏的我直接举报了,平台就自动拉黑了。

不得不说的是,这些人大多数都是司马南的粉丝或者是他的间接粉丝。

这就很有意思了。

在司马南没有对莫言发难之前,毫无疑问,看过他书的人都会说,他的《红高粱》是不折不扣的讴歌人民抗日的力作。

他在很多别的书也是为底层人民发声的好书。

总得来说,他是个敢说真话的人。

连司马南也对他赞誉有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自从司马南借力饶瑾直上青天,踩联想火了之后,就开始火力全开,四处出击。

把莫言说得一文不值不说,还给他戴上无数卖国的帽子(当然每次还要强调一下,不是自己说的,是明德先生说的,是陈先义说的,是李敖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之后,莫言被他们踩入泥潭。

爱看书的人,看过他书的人都知道,莫言是个敢说真话的人,也是个不多的,敢为底层人民发声的人。

这一点从《天堂蒜薹之歌》、《蛙》、《生死疲劳》等书上都能看到。

奈何司马南的这些粉丝根本不看书,一口咬定莫言是抹黑中国的。

这部分粉丝的数量其实并不多,这一点从他的《重山之外票房就能看得出来。

但是癞蛤蟆上脚背,不咬人膈应人,他们会疯狂在你文章下面,对你对莫言进行人身攻击。

之前我就说过,书是不是好书,电影是不是好电影,不是靠你扣个帽子就能定性的。

得读者说了算,得观众说了算。

事实证明,在读书网站,莫言的书都被打上神作,都被高分推荐,都被热评。

司马南的书呢?网站连架都不肯上。

莫言的《红高粱》一两毛钱一张票的时代就能上大几十万。

而司马南的电影,一张票好几十了,是那时候票价的一百倍甚至几百倍以上了,到今天也才刚过百万。

到底哪个是好电影其实就不用说了。

再说电影题材。

司马南的粉丝攻击莫言的时候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他抹黑中国。

就连讴歌抗日的电影也是抹黑中国。

就因为他描写中国过去贫穷落后,就因为他描写了中国底层人民遭遇了好多不公正的命运。

在这些粉丝眼里,你说中国不好,你就是抹黑。

而司马南呢?

放心大胆地表现达中国到现在依然贫穷落后,甚至依然充满了欺骗、霸凌、暴力,他们反而说他是讲真话。

不过夸归夸, 电影票是坚决不会去买的。

其实,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电影的内容可以是包罗万象的。

可以赞美,当然也可以针砭。

不拼演技的话,《重山之外》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差。

红高粱当然也不差。

都是一种情绪的表达,当然没有对错。

非要因为是谁演的,或者谁拍的,或者是谁写的就说他是在抹黑,根本没有任何公正可言。

不公正的评论 ,为什么要听他的呢?

PS:我一点也不 排斥司马南的电影,等到院线下线后,我是会看的。

除非让我另外买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