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邓先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常》是鲁迅先生在1926年7月撰写的文章,最初发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13期。文章是在夹叙夹议的过程中,对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对他的老对手陈西滢进行了批判,本文后来被收录在《朝花夕拾》里。

这篇作品创作于作者被“通缉”时的1926年6月23日,时值“三一八”惨案过去3个月。面对反动派的血腥暴行,“出离愤怒”的鲁迅“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更令他愤慨的是在这“民国以来最黑暗”的时候,他的老对手“现代评论派”的陈西滢之流竟充当了军阀的帮凶,散布流言说青年是“受人利用”“自蹈死地”。以至于先生说:“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意思是人间已无正义可言,黑白颠倒。

我不相信这世界上有鬼,很多人也不相信世界上有鬼。因为没有人见到过鬼,抓住过鬼。不过提到“鬼”,终究还是有些吓人的。见到“鬼”也是无比恐怖的事情。但是鲁迅先生却在这里写了一个可爱的鬼。

这个鬼就是“无常”,是先生儿时在乡间迎神赛会和戏剧里所见的舞台形象,有“白无常”,也有“黑无常”。无常们在“阴间司”工作,负责勾人魂魄。鲁迅先生从《玉历钞传》中,找到了关于无常的具体形象描述——“身上穿的是斩衰凶服,腰间束的是草绳,脚穿草鞋,项挂纸锭;手上是破芭蕉扇、铁索、算盘;肩膀是耸起的,头发却披下来;眉眼的外梢都向下,像一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下大顶小,按比例一算,该有二尺来高罢。”在无常的正面,也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上面会写着字。有时写“一见有喜”,有时候写“你也来了”。先生曾经甚至还依照这个形象,亲笔为无常画像。不过我倒觉得,先生笔下的无常手持破扇子,还拿着铁算盘,跳着脚走路一样,颇有点“济公和尚”的顽皮。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他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死去活来,决定放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常可爱,主要在于他不是神而是人,他诙谐可笑,一出场“就须打一百零八个嚏,同时也放一百零八个屁”;无常有儿有女有家室,因为鲁迅先生说有“无常嫂”;无常还有“无常少爷”。无常的可爱还充分体现在“活”字上,“活”才能表现他的本质。他是在“许多人期待着恶人的没落的凝望中”出场的,表明了他勾魂的对象是“恶贯满盈”的恶人。

先生又说:“他是生人走阴,就是原是人,梦中却入冥去当差的,所以很有些人情。”我把他这句话翻译过来,应该是说:“有些人活在世上的时候是没有人性的,没有人味的,反倒是有些到了阴间做了鬼却有了人情味。”

先生甚至觉得这个“无常”是值得交的一个朋友:因为人们在“送无常”的时候,还会跟他开玩笑,因为无常爽直,爱发议论,有人“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

我想,先生之所以觉得“鬼”比较可爱,是因为“鬼一直是鬼,人有时候不是人”。人们描述的鬼的样子都差不多,狰狞也有,恐怖也有,凶狠也有,久而久之,大家就会习惯了,也就不害怕了。而且鬼一直是鬼,人们就会提防着,敬而远之,自然相安无事。但是人却不会一直是人,好的时候,能好到让人感动;坏的时候,能坏到让人恐惧。人前是可能神,人后却是恶鬼,所以防不胜防,怎能不叫人害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邓先许,曾为水兵,现居珠海。

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易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