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梳子姐

不知不觉,2024年又过去了三分之一。

无论情愿不情愿,接受不接受,一个拼凑起来的五一假期开始了。

高速公路不出意外地堵了起来,许多聪明人提前上路,结果大家“聪明”到一块去了。

假期出行,是奔赴,也是逃离,大家都想换个活法。

不管宅家还是出门,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平平安安才是最大的福报。

饮水思源,缘木思本,当大家轰轰烈烈过五一节时,有必要简单回顾这个国际性重大节日的由来。

1886年,美国芝加哥工人大罢工,迫使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八小时工作制。

1889年7月,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为纪念芝加哥工人“五一”大罢工,推进各国工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的斗争,决议将5月1日这天设为国际劳动节。

1949年12月,我国将劳动节设为法定假日,全国放假一天。

历史不能忘记,五一国际劳动节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是对138年前芝加哥工人用鲜血换来八小时工作制的纪念。

有位专家开玩笑说,五一劳动节不能炫耀加班,这一天加班干活是对前人的亵渎。

当然不可能所有人五一这天都撂挑子休息,总得有人负重前行,总得有人扛起责任,总得有人默默付出。

今天,最火爆的消息是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号解缆启航,出海开展首次航行试验。

参照辽宁号航母标配,航母上有2000到3000名官兵,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其他大量配套保障人员,这些人肯定是没法休息的。

不仅辽宁号上的官兵没法休息,所有守护国家和社会安宁的军人、警察、消防员,还有维护社会正常运转的所有职业人员,以及辛苦劳碌的服务业从业人员,都会在五一期间更加辛苦操劳。

这就是劳动的意义,劳动的美,所有劳动者都是平等的,所有劳动都是有价值的,收入上肯定存在差别,但人格上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人人平等,确切地说,应该是社会权利的平等,以及人格上的平等。

社会权利平等需要通过法律来实现,需要建立起相对公允衡平的制度来保证,从而实现良法善治。

头几天,离婚冷静期杀妻案凶手宣判死刑后,我建议坚决废除冷静期这个极不友好的制度设计,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该提供冷静的机会。

很多事情从不同角度看,怎么讲都有道理,但是一具体就复杂,就不可能理想化。最近一位朋友就遭遇这样的困境,本来丈夫主动提出离婚,两人去协议离婚,民政局要求冷静一个月,结果一个月后男的突然反悔,而且还操着刀子进行人身威胁,事情变得非常麻烦。

人人平等的大范畴中,还有性别平等问题。对于整体处于弱势的女性来说,让我们得到平等的最优路径是降低风险,用极小成本维护自身权益,尤其是生命安全,而不是设计出复杂的制度关隘,把我们置于险境之中。

很多场景下,制度规定并非越复杂越好,复杂到一定程度就是故意刁难人,就是让弱者更弱,艰者更艰。

合情合理的东西才有生命力,违背人性的东西无论怎样强权推进,终究都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

关于人格平等,也需要法律保证,但更重要的是独立人格的培养塑造,让每个人都活成自己的模样,而非千篇一律的工具人。

只要无损于社会,不影响他人,活出自己的个性,才不枉来这人间一趟。

人与人的区别并不在于权位,更不在于财富,权力大不等于认知高,更不等于品行好,而钱财多寡更是过眼云烟。

相反,越是普通的、平凡的,越是真实的;越是高尚的,炫目的,越是虚假的。

戴着枷锁的奴隶不配过劳动节,这个节日属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靠双手赚钱的独立人格者。

-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