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未解之谜,而秦始皇的死因便是其中之一。这位一统六国的霸主,其生命之终结,至今仍激发着无数历史学家和文学家的好奇心。是病逝,还是他杀?郭沫若,在其引人入胜的作品《秦始皇将死》中,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假设:秦始皇并非病逝,而是被人用铁钉钉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郭沫若的“铁钉钉死”说
在郭沫若的《秦始皇将死》中,对秦始皇之死的描绘极具戏剧性。文中描述,秦始皇的右耳流出黑血,耳内藏有一条三寸长的铁钉,这一细节令人震惊。郭沫若将这一现象与胡亥联系起来,暗示这可能是胡亥为篡位而行的暗杀。这样的描述,虽然惊心动魄,却主要源于野史和逸闻,并非确凿的历史记载。
据郭沫若的叙述,秦始皇逝世当日,朝臣李斯和赵高如常前往觐见。然而,他们发现秦始皇的卧室异常寂静。当他们推开门时,一股腐败的气味扑鼻而来。在昏暗的室内,他们发现秦始皇已然长逝,其右耳边还有已干的黑血迹。
郭沫若进一步描述,李斯和赵高在仔细检查尸体时,惊异地发现秦始皇的右耳内有一条三寸长的铁钉。这一发现令二人震惊,却也不敢声张。
郭沫若在他的作品中,通过这些细节构建了一个阴谋论的框架。他推理,铁钉的存在暗示了一场阴谋,而这一阴谋的幕后黑手可能就是秦始皇的儿子胡亥。
在历史上,胡亥继位后对权力的渴望和无情的统治是众所周知的,郭沫若似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描绘了一幅更加阴暗的画面。
然而,这种描述在历史学界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首先,关于秦始皇死因的确凿记载十分有限,历史文献中并未提及铁钉或类似的细节。
其次,这种描述过于戏剧化,更像是小说家的想象而非史学家的严谨论述。古代历史的记载往往含糊不清,为后人的想象留下了广阔的空间,郭沫若的这种创作,虽然引人入胜,却难免让人怀疑其真实性。
2. 秦始皇病逝说
除了郭沫若提出的惊世之说外,更多的历史资料指向了一种相对平凡但同样凄惨的结局——因病逝世。在他的最后一次东巡途中,秦始皇的健康状况已显著恶化,伴随着不断加剧的疾病,他的身体每况愈下。
文献记载,秦始皇在东巡途中,经过黄河渡口时遭遇了意外。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河面波光粼粼,秦始皇的队伍正准备渡河。突然间,秦始皇面色扭曲,身体不受控制地抽搐起来。一位随行的医师急忙上前,他见到秦始皇这般模样,心中一沉,轻声道:“陛下,您可能是癫痫发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