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熊向晖

熊向晖是一位充满着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在中国共产党的情报工作史上,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37年初,年仅18岁的熊向晖就凭借着自己的实力,打进了国民党军队内部,正式开始了他的特工生涯。

新中国成立之后,熊向晖又在风云变幻的外交战线上兢兢业业,出色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作出了卓越贡献。

熊向晖退休,叶剑英:他应该出来做事

1982年10月初,熊向晖突然接到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长荣毅仁的电话:“向晖同志,我要亲自去拜访你,你就要到中信公司来领导我们了,中央已经做出决定,就由你来担任中信的党组书记”

其实熊向晖和荣毅仁早已相熟,但听到这一通知的他依旧非常惊讶,因为他刚从调查部副部长和统战部副部长的岗位上退下,对荣毅仁所说的这番话毫无准备。

不久之后,中组部在和熊向晖谈话期间,便告知了其中缘由,原来是叶剑英和聂荣臻两位元帅在得知他准备退休时,一同给中央提出意见:熊向晖很有才华,在这些老干部中也算是比较年轻的,应该出来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叶剑英

就这样,中央决定接受他们二人的建议,并于1982年10月9日正式任命熊向晖为中信党组书记、副董事长兼副总经理。

对于党的统战政策,熊向晖已经了解得十分透彻,而对于中央的具体指示,他的态度也非常明确,在其职就要尽其能,一直本着这个原则的他,坚决支持荣毅仁和中信的发展。

当时恰巧赶上政府机构改革,全国上下精减机构,裁减人员,中信作为国务院直属的部级企业,只有60人,但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到1982年时已经有206人,在这样的情况下,中信成为了“严重超编户”。

熊向晖经过仔细的调查以及研究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其实早在中信创建伊始,国务院相关负责人给它的定位就是“拾遗补阙”,但是在往后的发展中,公司的业务早已超出既定范围,涉及多个方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熊向晖晚年

但由于业务的不断扩大,再加上本身任务并不明确,深受限制,在此基础上,中信当下有两个问题较为突出:一是编制不够,二是与有关部门关系紧张。

经过熊向晖和荣毅仁的多次商讨研究,他们一致决定先明确并扩大公司的方针和任务,再分别向中央和国务院负责的同志说明情况,进行沟通,获得他们的赞同。

除此之外,熊向晖还大胆建议:中信的人事最好现在就冻结,并向国务院打报告,求批准扩编到800人,荣毅仁在得知这一情况之后,有些迟疑,当下正是精减机构的关口,继续扩大会不会不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荣毅仁

熊向晖听取了他的建议后,决定将800人减到500人,之后经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商讨研究,最终一致决定同意中信扩编,编制为400人,在这之后,熊向晖与荣毅仁默契配合,进一步促进其发展。

熊向晖来中信不到一年时,考虑到自己年龄大了,主动向中央引退,并于1983年6月9日上交报告,他打算在接下来的日子中撰写回忆材料,供党参考,不过荣毅仁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于6月13日给国务院总理写了一封亲笔信,信中说道:

“向晖同志多年从事涉外工作,经验丰富,到公司近9个月来贡献很大,掌握党的方针政策,善于出主意、想办法。我们在一起工作中相互支持,配合得很好。因此恳请中央不要批准他离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荣毅仁

荣毅仁的这番话是对熊向晖实力的肯定,同样也是对他的真诚挽留,其实除了他之外,中信的很多工作人员都十分不舍,他们尊重熊向晖,又把他当作真心朋友。

1985年8月,熊向晖因年事已高,正式决定辞去中信党组书记的职务,但仍继续担任中信副董事长一直到1989年1月。

《我的情报与外交生涯》一书中就详细记载了熊向晖不平凡的一生,在那个战争年代,他和周总理配合默契,一同完成了不少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