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开始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去了抗日前线,当然,为了保卫延安和党中央,还是留下了部分军队,这也就是留守兵团,司令员是大名鼎鼎的肖劲光。

留下的部队除了第385旅旅部和第770团外,整编为了警备1~8团。其实,部队的压力还是很大的,毕竟人数并不多。但在八年艰苦历程中,他们很好的完成了任务。

除了司令员肖劲光外,9个团的团长,都是战功赫赫。那么,他们在建国后都是什么军衔?

770团团长是团长张才千

张才千是红四方面军出身,参加过黄麻起义,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作战及西征入川北。曾执掌红四军第十二师师长、红四军军部作战科科长等职,是许世友的部下。

抗战开始后,张才千奉命为八路军129师385旅770团团长,率部担负在陇东保卫陕甘宁边区、保卫党中央的光荣任务。1944年,这个时候已经是抗战末期了,他又移驻豫西,担任抗日游击第4支队司令员。

抗战结束后,他升任中原军区独立旅旅长,成为刘邓麾下的一位猛将,中原突围至鄂西北,任鄂西北军区参谋长兼第4军分区司令员。此后,他主要工作在地方军区,担任过中原野战军第12纵队司令员兼江汉军区司令员,湖北军区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担任第44军军长。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张才千被授予中将军衔

警备1团团长贺晋年

贺晋年是陕西人,是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率部参加了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斗争,曾任红27军军长。

抗战开始后,他在大后方,担任警备1团团长以及陕甘宁晋绥联防军警备三旅旅长兼三边分区司令员等职,固守黄河防线。

抗日战争结束后,贺晋年来到东北,任合江军区司令员,指挥部队参加剿灭土匪谢文东、李华堂部的战斗。他创建了我军第一支骑兵纵队和第十一纵队,在1948年担任第11纵队(后改称第四野战军48军)司令员(军长)。部队南下时,也担任过15兵团副司令员。

新中国成立后,贺晋年任东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其实按照他的资历和贡献授予中将是正常的,不过因为受当时的一些影响,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警备2团团长周仁杰

周仁杰14岁参加农民运动,任儿童团长。马日事变后,参加秘密游击队。周仁杰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和长征,曾在红6军团16师担任师长一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周仁杰任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2团团长,率部戍守三边、陇东等地区,进行剿匪和反摩擦斗争,参加大生产运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周仁杰任晋察冀军区冀中纵队第1旅旅长,冀察热辽军区独立3师师长,东北野战军第11纵队副司令员,第四野战军48军副军长。新中国成立后,周仁杰加入了海军,任中南军区海军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等职。1955年,周仁杰被授予中将军衔。

警备3团团长阎红彦

他是陕西安定(今子长)人,参加创建了晋西游击队,也是陕西红军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年间他在陕北军阀井岳秀部队石谦团驻安定县的李象九连当兵,还当了李象九的勤务兵。不过连长李象九心向革命,不久入团入党,阎红彦受连队革命气氛的熏陶,经李象九介绍也加入了共产党。

1926年,冯玉祥国民联军占领陕西,石谦团改为国民军第11旅,由于冯玉祥的清党,阎红彦随部参加清涧起义,失败后在陕西、山西从事革命活动,组织工农武装,参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晋西游击大队,这也是西北地区第一支工农红军。红三十军成立时,阎红彦任军长。

抗战开始后,阎红彦任3团团长,留守延安拱卫中央。而解放战争期间,阎红彦转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的(后改称中原野战军)第3纵队副司令员、同时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49年任第二野战军第3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渡江战役和向西南进军。

大西南解放后,阎红彦留在了地方工作。按照授衔的规定,已经转到地方上工作的将领,不再授予军衔。但毛主席亲自做出特别批示:授予阎红彦上将军衔。

警备4团团长陈先瑞

陈先瑞15岁参加红军,是红四方面军出身,也是徐海东的老部下。他曾四次转战陕南,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被毛主席誉为红军的“陕南王”。先后担任过鄂陕边游击总司令、红七十四师师长。

抗战开始后,陈先瑞所部改编为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第4团,他任团长,担负起保卫陕甘宁边区的任务。

1944年,陈先瑞任豫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奉命挺进豫西,发展和扩大抗日根据地。

抗战胜利后,陈先瑞奉命率部随王树声司令员撤离豫西,南下桐柏山,任豫中军分区司令员兼独立第三旅旅长。后任桐柏军区副司令员、豫南军区司令员以及陕南军区副司令员等职。在解放战争期间,陈先瑞主要在地方军区工作。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陈先瑞任第19兵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1955年9月,陈先瑞被授予中将军衔。

警备5团团长白志文

白志文是满族人,父亲是满族镶白旗正五品清朝官员,全家享受着朝廷俸禄。清朝灭亡后家里开始衰败,为了混口饭吃,白志文被迫远离家乡,去陕西参加了军阀部队。也因为这样,他在外面接触到了共产党人,开始心向革命,并且带领部下发动兵变,加入了红军。后来,他所在的第5纵队并入彭德怀领导的红3军团,并一步步成长为师级干部。

抗日战争时,白志文任八路军留守兵团5团团长。抗战胜利后,白志文任晋察冀军区冀晋军区3分区副司令员兼后勤司令员,配合主力部队,牵制敌人,组织战场后勤保障。

新中国成立后,白志文任华北军政大学一总队总队长,河北省军区石门军分区司令员,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他被授予少将军衔。

警备6团团长王兆相

王兆相年轻时受他哥哥王兆卿的影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1932年10月,加入了刘志丹、谢子长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先后担任陕北红军独立师第4团团长,神府红军总指挥部总指挥,中国抗日人民红军独立第1师师长,陕北红军独立第2师师长等职,参与领导了创建、发展神(木)府(谷)红军和神(木)府(谷)佳(县)榆(林)革命根据地的武装斗争,被神府佳榆的父老乡亲誉为为民除害的“黑狸虎”。

抗战开始后,王兆相王兆相任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6团团长,率部开赴晋西北,参加了开辟晋绥抗日根据地和保卫黄河河防的战斗。

1940年,王兆相被派往山东,先后担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副司令员、鲁中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以及渤海军区第四军分工司令员等职。

解放战争期间,王兆相去了东北,曾担任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18师师长,辽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等职,也是四野49军162师师长,并从东北一路南下打到了湖南。

新中国成立后,王兆相负责军事教育工作,1955年被授予了开国少将衔。

警备7团团长尹国赤

尹国赤1929年参加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和长征,任红一方面军一师一团三营营长,红军到达陕北后,调任陕甘宁独立师任师参谋长。

抗战开始后,曾任八路军陕甘宁留守兵团警备七团团长,1940年5月,在返回延安路上因伤病复桨多道浆发不幸牺牲。

警备8团团长文年生

1926年,16岁的文年生认为当兵不受气,便加入了国民革命军,随军转战河南、安徽、湖南、广西各地。因不满新老军阀之间的连年混战,也听说朱毛红军不打人,官兵平等,便离开部队加入了彭老总的红三军团。

参加红军后的文年生,进步很快,25岁时,他便担任了红三军团三师十团团长。1936年5月,文年生调任红27军第81师师长,时年29岁。

抗战开始后,文年生被调到八路军120师第359旅第718团任团长兼政委。主力开赴前线后,718团留了下来改番号为警备第8团,保卫大后方。1944年,他担任八路军南下第三支队司令员,率部南下时,日本投降了,他又接到命令奔赴东北,被任命为热辽纵队副司令员,1946年5月,他由热辽军区副司令员调任晋察冀野战军参谋长,成为聂荣臻的部下。后任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司令员,战斗在华北大地。

1949年,文年生任第20兵团第68军军长,没多久升任四野12兵团副司令员兼湖南军区副司令员,率部参加解放华北的多次重要战役战斗。1955年,文年生被授予中将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