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李红霞,一个普通的北方女子,出生在一个不起眼的小镇。我从小就懂得,生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对于我们这样的家庭。父亲早年因病离世,留下母亲一人辛苦拉扯我们长大。我有一个哥哥,叫李刚,他比我大五岁,从小到大,他都是家里的宝贝,母亲的偏心的确存在,但我从未过多计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哥哥从小就被宠坏了,他不太懂得责任和担当,而我,则早早地扛起了家庭的重担。我记得,那时候为了供哥哥上大学,我放弃了读高中的机会,选择在家附近的一个小工厂打工,补贴家用。母亲总说,哥哥是家里的希望,是未来的顶梁柱,而我,只是个女孩子,迟早要嫁人的。

那些年,我白天在工厂辛勤劳作,晚上则回家照顾母亲,帮她做家务,听她诉说着对哥哥的思念和期待。我知道,在母亲眼里,哥哥永远都是最好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哥哥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大城市,很少回家。而我,依旧守在那个小镇,照顾着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体每况愈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接踵而至。我不得不多次带她去医院,陪她看病,给她买药,尽我所能地照顾她。

我记得有一次,母亲病情突然加重,我连夜送她去了县城的医院。那时候,哥哥只是打了个电话,说工作忙走不开,就没有了下文。我一个人在医院守夜,看着母亲苍白的脸,心里五味杂陈。

多年来,我承担了母亲的全部医疗费用,从未向哥哥提起过。我知道他在大城市生活压力大,不想给他增加负担。而我,也习惯了这样的生活,习惯了母亲的偏心,习惯了默默付出。

但人心总是肉长的,我也会累,也会痛。那天,母亲又一次在病床上念叨着哥哥的好,说只有我哥哥才是她的骄傲,是她的依靠。我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刚给她买来的药,心里涌上一股难以名状的酸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这么多年,我照顾你,陪你看病,为你操心,你真的看不到吗?”我终于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愣住了,她似乎没料到我会这么说。她看着我,眼神里有一丝愧疚,但更多的是固执和偏见。我知道,她心里的天平,始终偏向哥哥那一边。

我转身离开了病房,走到医院的走廊上,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我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是为了母亲的偏见,还是为了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

后来,母亲出院了,我也没有再提起那件事。生活还在继续,我依旧照顾着她,但心里的那道坎,却始终过不去。我开始思考,我这么做究竟值不值得,我是不是也应该为自己活一次?

哥哥偶尔还是会打电话回来,母亲总是高兴地和他聊着天,而我,则默默地在一旁做着家务。我知道,这个家,始终是需要我的,但我也开始想,我是否真的愿意一直这样下去?

日子一天天过去,母亲的身体渐渐好转,但她的心结,却始终没有解开。她依旧念叨着哥哥的好,仿佛我这个女儿,从未在她心里留下过痕迹。

有时候,我会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的小镇,思考着自己的未来。我不知道自己会不会一直留在这个小镇,会不会一直照顾母亲,但我知道,无论我选择什么样的路,我都会问心无愧地走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是我和我的家庭,一个充满矛盾和复杂情感的家庭。但无论如何,生活还在继续,而我,也将继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