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2024年4月26日-27日,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4 CSCO指南会在济南召开。在妇科肿瘤专场上,云南省肿瘤医院杨宏英教授对子宫内膜癌指南更新要点及新进展进行了解读。

1

子宫内膜癌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 2023新分期更新要点

  • 同时考虑了肿瘤组织类型、组织分级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VSI)的情况,推荐所有子宫内膜癌患者进行分子分型检测;

  • I期和II期患者如若分子分型为POLEmut,分期均改I AmPOLEmut期;

  • 若分子分型为p53突变型,分期均改为II Cmp53abn期;

  • 新分期虽然复杂、对病理科要求高,但有其先进性。

更新理由和证据来源:

1)在重庆大学癌症医院妇科肿瘤中心进行的一项研究1,旨在探讨单中心子宫内膜癌(EC)分子分型特征,以及四种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和基因突变特征,以及分子分型在术后辅助治疗决策中的应用价值。研究团队采用下一代测序技术(NGS)对2020年8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集的200例EC病例进行了分子分型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存在LVSI的患者其基因突变频率显著高于无LVSI的患者。这一发现强调了子宫内膜癌综合分子风险分层在患者管理中的重要性。利用该风险分层系统,医生能够为部分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针对性的辅助治疗建议,优化治疗方案。

2)在最新的FIGO 2023分期指南中,首次将分子分型纳入分期考虑。为了评估这一变化对生存率和临床结果的影响,进行了一项大型回顾性研究2,比较了FIGO 2018年与2023年分期系统在生存差异上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初诊为IA期的患者中,根据FIGO 2023分期系统重新分期后的患者与未变化分期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的3年无进展生存(PFS)差异(分期变化者78.0% vs. 无分期变化者92.3%,p=0.002)。而在其他分期的患者中,未观察到显著的3年PFS差异。这一结果表明,对于最初被诊断为IA期的EC患者,FIGO 2023分期指南可能会揭示出与之前分期系统不同的预后信息。

2

子宫体肿瘤NCCN指南2024年指南(第2版)更新

  • 复发性子宫内膜癌二线方案增加了“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方案

更新理由和证据来源:

一项前瞻性、单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3,评估了顺铂和吉西他滨联合治疗对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纳入了治疗效果不佳且无进展生存期较短的患者群体。组织学证实的原发性FIGO III或IV期或是复发性(任何分期)子宫内膜样癌,并不太可能通过手术和/放疗治愈的患者接受吉西他滨+顺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研究结果显示,吉西他滨和顺铂的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最有效的联合方案之一。该方案的ORR达到了50%,中位PFS为7.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8.2个月。综上所述,顺铂联合吉西他滨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子宫内膜癌方面更高效。

3

复发和转移性子宫内膜癌系统性治疗方案

一线治疗方案——以生物标志物为导向的全身治疗方案:

  • 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用于错配修复蛋白功能正常(pMMR)肿瘤(1类证据);

  •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高肿瘤突变负荷(TMB-H)或MSI-H/错配修复蛋白功能缺失(dMMR)肿瘤(1类证据);

  • 多塔利单抗治疗dMMR/MSI-H肿瘤(1类证据)。

更新理由和证据来源:

NRG-GY018/KEYNOTE-868是一项随机、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研究4,旨在评估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于III/IVA期可测量或IVB期可测量/不可测量以及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疗效。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错pMMR和dMMR的患者人群的PFS(根据固体肿瘤影像评估标准[RECIST v1.1],由研究者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pMMR还是dMMR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帕博利珠单抗加化疗的治疗组相比对照组在OS上均显示出获益趋势。进一步的分析显示,不论MMR状态如何,大多数子宫内膜癌患者的PD-L1组合阳性评分(CPS)均≥1。研究者认为,无论是dMMR还是pMMR人群,也不论PD-L1的表达状态如何,帕博利珠单抗的加入都能够改善PFS。基于这些发现,研究结果支持将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晚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这一推荐不受MMR状态的影响。

4

子宫内膜癌:帕博利珠单抗2023-2024 NCCN指南推荐(2024 V1)更新要点

  • 新诊断的初始或辅助系统性治疗(III-IV期,除外癌肉瘤):帕博利珠单抗+化疗(1类证据);

  • 复发一线系统性治疗(除癌肉瘤):帕博利珠单抗+化疗(1类证据);

  • 复发一线系统性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含铂化疗后的TMB-H/MSI-H/dMMR患者;

  • 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用于TMB-H及MSI-H/dMMR患者。

  • 复发一线系统性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用于含铂化疗后的pMMR患者。

  • 二线及以上系统性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仑伐替尼用于pMMR患者。

更新理由和证据来源:

1)2024年3月中国人群队列L数据发表:ORR70%(CR20%);DCR 85%;12个月DOR率:85.7%;18个月0S率:80.2%;18个月PFS率68%。

2)ENGOT-en9/LEAP-001 研究5招募了未曾接受过化疗(除新辅助/辅助治疗外)的III期、IV期或复发性子宫内膜癌患者。参与者随机接受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或TC治疗。研究的两个主要终点是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PFS和OS。结果显示在dMMR亚组中仑伐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相比紫杉醇+卡铂改善了PFS和OS。在整体人群中,两种治疗方案的PFS和OS无显著差异。在既往接受过新辅助/辅助化疗亚组中,LEN/PEMBRO组(vs TC组)有更高的ORR和更持久的缓解。

总 结

  • 子宫内膜癌早期预后佳,复发/晚期/特殊类型子宫内膜癌预后不佳。

  • 尽管NCCN指南将顺铂和吉西他滨组合疗法纳入到复发性子宫内膜癌的治疗类别中,但其潜在的副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在选择治疗方案时需平衡疗效与毒副反应。

  • 妇科肿瘤已经逐渐走向精准治疗之路,根据疗效预测标记物确定获益人群,靶向和免疫治疗是目前的研发焦点。

  • 虽然美国的NCCN指南广泛被引用,但在实践中应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管理。中国的CSCO指南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并且众多临床研究为指南更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Gian Zheng.et al 2024 SGO. poster 1158.

[2] Rosemary Noet, Senguttuvan,et al 2024 SGO,poster 1225.

[3] Brown, Jubilee , et al. Combination of Gemcitabine and Cisplatin Is Highly Active in Women With Endometrial Carcinoma. 116.21(2010):4973-4979.

[4] R N. Eskander,et al 2024 SGO, LBA.

[5] Marth C,et al CCGO 2004 LBA88.

审校:Uni

排版:Uni

执行:Uni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