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美国那边就搞了个大新闻:美联储议息会议召开,主席鲍威尔虽然明确表示不会加息,但是推迟降息却已经成为定局。

与此同时,美联储一直持续的缩表也开始放缓,这意味着美联储彻底向滞胀“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走向滞胀?美联储怎么办?

那么,这次的议息会议到底说了什么?今年美国到底降不降息?缩表速度放缓到底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次信息量爆炸的美联储会议。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美联储的利率决策并没有超出市场预期。今年1-4月份的经济数据,已经充分表明,美国的通胀持续超出市场预期,这意味着美联储基本没有降息的可能,所以目前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依然是5.25%-5.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联储按兵不动,利率不变。

但是今天的重头戏并非利率,而是会议结束后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发言,他的发言将决定未来美联储到底会如何应对目前的“滞胀”问题。

果不其然,鲍威尔在记者会上表示:目前的经济数据,并没有让美联储对降息拥有足够的信心;高于预期的通胀数据,意味着需要更久的时间,而这个时间,超出了我们之前的预判。

这句话的意思也很简单,美联储高估了此前对于通胀缓和的速度,所以去年10月份就暗示今年会降息;结果没想到今年的通胀数据太差了,美联储没有办法,只能暂缓降息。

那么,既然不降息,美联储是否会考虑先加息应对通胀,甚至是已经逐步进入的“滞胀”危机?然后再来降息放水刺激经济呢?毕竟上世纪70年代,美联储主席沃尔克,也是这么做的。

然而这次的鲍威尔,表现的非常鸽派,他表示美国这次虽然会推迟降息,但是是不会加息的,因为现在的局势还没到这个地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威尔宣布:下一次不会加息

那么,面对一季度美国经济增速的崩盘,以及通胀持续走高的滞胀威胁,鲍威尔难道就无动于衷么?其实也不是。

美联储表示,自己会在6月份开始降低缩表金额,将每个月的国债赎回上限,从6000亿美元降低至250亿美元。

那么,美联储的这番举动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首先要重温一下什么是“缩表”。

简单来说,美联储的缩表,是和2022年3月份加息一起开始的一个计划,主要目的是缩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具体表现就是直接从市场上抽取流动性,也就是放水。

抽取流动性的目的,其实就是通过抑制经济增速来压制通胀,其实是一种偏向于鹰派的措施。而现在把缩表的幅度放缓,就可以理解为类似于降息的一种措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联储此前的缩表路线。

所以你看,鲍威尔嘴上说按兵不动,利率也没有变,而且也不加息不降息,但是实际上还是向市场投降,向一季度断崖式暴跌的经济增速投降。

缩表可以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流动性,但是根源其实不是这个,而是在于“拯救美债市场”。

从今年开始,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就不断上行,4月25日的时候,收盘甚至高达4.7%,这意味着美债市场无人问津。

再加上今年的美国财政部疯狂发行国债,就在昨天还发行了高达1250亿美元的国债,而在发行的过程中,明显感觉到美债流动性不足,出现了尾部利差上行的情况。这也意味着愿意买美国国债的国家和投资者都在不断减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财政部拍卖美债, 但是接盘的人很少

所以事情发生以后,美联储和财政部都比较恐慌,毕竟美债才是美国金融市场最大的“黑犀牛”。相比于美国国债的安全性问题,美国经济的衰退甚至是滞胀,都只是一个小问题。

而减少缩表的额度,对于美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其实是一个比较大的利好,对金融市场,就意味着每个月高达350亿美元的流动性注入。再加上鲍威尔直接表示不会加息,下一次的利率变动很可能是降息,如此鸽派的发言,让全球市场信心大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威尔发言后,美国股市走强。

鲍威尔讲话以后,美股走高走强(虽然很快因为芯片行业问题迅速下跌),而美国10年期国债已经连续两天升值,所以美联储此举,也可以说是“拯救了美国国债”。

很显然,美国,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面对的最大和最直接的问题,就是“滞胀”危机。但是美联储偏向于鸽派的做法,虽然能够解决美债流动性问题,以及维护资本市场,但是对于控制通胀却显然不利。

所以鲍威尔的难题在于,持续的高利率如果没有办法解决通胀,那么美国到底要该怎么办?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因为其实从去年开始,美国就把利率拉到了5.25%-5.5%的高利率,如此高的利率一开始确实能够解决通胀问题。我们也看到通胀迅速回落。

但是从今年开始,美国的通胀不仅没有持续回落,反而出现了“触底回暖”的走势,这实际上意味着,现有的货币政策,无法应对美国持续的通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加载中…

美国通胀环比走强回暖。危机还在持续

但是鲍威尔现在还不愿意认输,他只能表示,如果真的现在的货币政策压不下利率,那么加息是有可能的。

所以你看,美联储虽然暗示下一次的利率变动,不可能是加息,市场也预判今年会降息1-2次,但是其实这种预测是非常脆弱的。只要连续2个月的通胀出现超预期,或者全球地缘局势再动荡一下,现有的预期将会被彻底打破。

现在其实已经是美国通胀,或者说滞胀斗争最激烈的阶段,市场不停的在预测美联储的动向,也在判断未来的经济数据,但是其实我想说,历史的经验表明,美国长短期利率倒挂, 100%会导致美国经济衰退,而只要美国打不下通胀,就会变成滞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威尔开动印钞机,收割世界。

而滞涨的唯一解,不是现在美联储的按兵不动,也不是美联储现在为了拯救美债和资本市场放缓的加息,美国的选择其实只有一条路:继续收割世界,大幅度加息,向世界各国,包括中国,输出自己的危机。

2年前的时候,我就预判美联储利率倒挂必然会导致衰退,只不过时间会晚一点,而现在的美国终于撑不住了,就算是大肆滥发美债刺激,也没有什么效果。

对于这种窘迫的境地,美联储其实也是进退两难。一方面它要维护美债市场,美国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所以不能大幅度加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美国加息,那么数百家银行都会有倒闭风险。

否则美国房地产和银行业,估计会很快崩盘。但是如果不加息,就算是维持现在的高利率,美国的通胀其实还是很难消除的。

因为美国本轮通胀问题,其实不是需求的问题,而是在于供给侧的问题,这点是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承认的。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供给侧通胀呢?美国单方面制裁中国,对华贸易战和金融战,提高中国关税,导致美国人民买到更贵的中国商品,导致了美国通胀的爆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打响贸易战,导致国内通胀上升。

而现在美国依然在不断制裁中国实体,其实就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通胀就是美国付出的代价。

当然,对于美国执政者来说,就算美国通胀了,也对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没有任何影响,受到影响的无非就是美国的底层老百姓,他们才是美国通胀最大的受害者。

美国为了打击中国,赢取选票,而搞一些政治正确的行为,确实让我们再次知道:美国所谓的民主和自由,只是一个充满欺骗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