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著作者在表达情感的时候是很克制的,但我在观剧时却能从导演和编剧对舞台的设计以及演员投入的表演中感受到澎湃的感情。这种克制与澎湃之间呈现的故事是与众不同的。"近日,《千里江山图》话剧版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上演,以独特叙事手法和巧妙舞台设计进行演绎的同时,保持文学作品底色,华东师大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生朱雅琳如是感慨。

日前,《千里江山图》原著作者孙甘露、编剧赵潋、话剧导演王晓鹰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黄平亮相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讲述《千里江山图》台前幕后故事。学子们通过表演艺术的重塑与再现,以及业内专业研讨,深切感受到这部上海"红色新经典"的艺术张力。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院长,孙甘露表示,中国创意写作研究院旨在发扬"华东师大作家群"传统,致力于为社会培养一批文化素质突出、创作能力出色的青年写作人才。目前,华东师大创意写作专业每年招收35-40人,已成为国内同类专业中规模最大的学科点。建院五年来,研究院已培养创意写作研究生百余人,不少学生作品在《上海文学》《萌芽》等刊物上发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剧赵潋认为:"好的小说是写故事,不是写情绪。改编《千里江山图》时,我们面临两个选择——要么老老实实贴着小说,要么离小说远远的。导演跟我说了一句话,我们就在舞台上读小说不可以吗?说完这句话,我明白了我们要做严谨朴实的剧本。"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曹友谊表示:"学校始终坚持‘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的宗旨,融合文化艺术涵养与专业人才培养,为高校师生、文化团体和普通民众提供美育实践的空间,打开高校的‘围墙’,推动校区、社区和园区联动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去年10月启用以来,华东师大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已开展文化讲座、艺术演出等50余场,以高雅文化艺术惠及区域高校师生、大零号湾建设者和周边居民。文化中心以"艺术领域的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建设标准,致力打造卓越的艺术教育实验基地和文化创新策源地,持续引育文化艺术人才,是学校培育原创艺术精品、引进优质文化资源、推动校地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据悉,为积极发挥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让更多高质量、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资源走出校门,华东师大联合闵行区吴泾镇开展"师泾有约·全民阅读"2024年书香第一湾"世界读书日"活动周、大零号湾"泾"彩艺术季等活动。校地双方将在大零号湾文化艺术中心、美慧树绘本馆、吴泾市民图书馆、满天星社区书屋·叶辛文学品读室、城市书房等8个公共文化空间,携手举办超20场书香阅读分享交流活动,让公众在校园内、家门口、园区旁就能享受文化盛宴,通过高质量文化供给提升学校周边区域生活的品质与活力。

作者:许旸

文:许旸 图:主办方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