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超自然现象探索官,感谢您的观看,希望能得到您的一个"关注",在此感谢!

大爆炸是最违反直觉的想法之一。想象一下,将宇宙中所有的物质和能量从一小块空间开始,它似乎不太可能以完全正确的速度膨胀,从而形成我们今天看到的宇宙?难道它更有可能在重力的影响下塌陷成宇宙所能容纳的最致密的物体:黑洞吗?显然这并没有发生。

自大爆炸以来,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宇宙只有三种可能的发展选择,这取决于其中存在的物质和能量以及初始膨胀率:

  1. 对于其中的物质和能量来说,膨胀速度可能不够快,这意味着宇宙会在短时间内膨胀,达到其最大尺寸,然后开始收缩。说它会塌缩成黑洞是不正确的(尽管这是一个诱人的想法),因为空间本身会与所有物质和能量一起塌缩,导致被称为大塌缩的奇点。
  2. 另一方面,对于其中的物质和能量来说,膨胀速度可能太快。在这种情况下,所有的物质和能量都会以太快的速度被炸开,以至于引力无法将宇宙的所有组成部分拉在一起,并且对于大多数模型来说,这将导致宇宙膨胀得太快而无法形成星系。恒星甚至原子或原子核!如果宇宙的膨胀速度对于它所包含的物质和能量的数量来说太大,那么它将会是一个荒凉、空虚的地方。
  3. 最后,还有“中庸之道”——宇宙处于再次崩溃(如果多了一个质子就会发生)和膨胀到湮灭(如果多了一个质子就会发生)之间的边缘。质子越多)。质子越小),相反,它只是渐近地接近膨胀率降至零的状态,但永远不会回到崩溃状态。

事实证明,我们几乎生活在中庸之道中,只添加了少量暗能量,这使得膨胀速度更快一些,这意味着最终所有不再受引力束缚的物质都会被吹到太空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需要多少微调才能使宇宙的膨胀速度以及物质和能量的密度相互匹配得如此之好,以至于我们不会立即崩溃或无法形成物质的基本构建块,这是类似于 10²⁴ 的一部分,就像比较两个人,计算他们拥有的电子数量,然后发现他们在一个电子方面是相同的。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到宇宙只有一纳秒大的时代(自大爆炸以来),我们可以量化密度和膨胀率的匹配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所拥有的宇宙非常准确地描述了我们的宇宙,它不会一下子全部塌陷,也不会膨胀得太快而形成复杂的结构。相反,它产生了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各种奇妙的核、原子、分子、细胞、地质、行星、恒星、银河和星团现象。我们很幸运能够来到此时此地,学习我们所知道的一切,并参与科学知识的过程:科学的过程。宇宙之所以没有塌缩成黑洞,是因为它诞生时的条件令人惊讶地平衡,这也许是最令人惊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