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简单回顾一下历史:

1985年9月22日,美国、日本、联邦德国、英国和法国在美国纽约广场饭店签订历史上著名的广场协议:

日元在三年内由1美元兑250日元升值到1美元兑120日元。

同时期,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

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对中央委员会、中央顾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成员进行了局部调整。

进一步实现了中央领导机构成员的新老交替。

广场协议签订后的两年里,日本政府5次下调贴现率,从1985年的5%大幅下调至1987年的2.5%。

存款利率也一路走低,从1985年底的3.5%下降到了1987年3月的1.76%。

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大量资金流入日本股票和房地产市场,股市和房市过热,出现大量泡沫。

1989至1990年,由于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加上国内通胀上行的压力,日本央行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迅速将贴现率和存款利率上调。

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抑制不动产行业融资报告》,实施对土地融资的总量管制,该文件被视为刺破泡沫的最直接导火索。

随后日本发布地价税政策,对土地所有者征税。股市房市迅速反应,泡沫破裂,资产价格大跌。

这也是房产税悬在上面迟迟不落地的原因之一。

其实,对于当时日本而言,日元升值,美元贬值也不是不可接受,毕竟当时的石油价格处于高位。

日本需要大量进口石油,虽然会对日本商品出口有影响,但是进口的石油变便宜了,好像也不算太吃亏。

日本高层也认为日元升值是大国国力的象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样,在日元不断升值的过程中,虽然日元值钱了,但商品卖的更便宜了,同时也造成了本国的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日本的企业家想继续赚钱,就必须转移制造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向劳动力更低的国家转移,这间接促进了中国和东南亚制造业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人在国外开厂,降低成本,造出来的商品都要卖到欧美,欧美企业不服咱们就卷啊。

论卷,不对,论勤劳能干,盎格鲁撒克逊这些游牧民族肯定比不过农耕文化。

同时,日本政府为了防止日元升值过快和防范通货紧缩风险,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好了,等的就是你这个时候,制造业真刀真枪干不过你,玩金融,鹰酱可是行家,能甩你十条街,毕竟二战前后华尔街已经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金融大鳄。

一顿操作让日本国觉得制造业利润低的人,几乎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就连普通人也开始加入炒房大军。

越来越多的人投身房地产之后,房价也开始虚高,日本的银行为了赚钱,还会鼓励这种行为。

大家都是为了赚钱嘛。

泡沫越吹越大,最后破灭,鹰酱们只好含泪收割日本的优质资产了。

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破灭也冲击到了日本的实体经济。

1980年代,日本曾有世界"半导体王国"之称,半导体产业的强盛威胁到美国利益。

除了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升值、生产基地向海外转移等客观原因,美国还逼迫日本签署不平等半导体协议:

  • 在政策上日半导体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
  • 借“东芝事件”针对日本半导体头部企业实施精准打击;
  • 一直施压日本增加自美国半导体产品的进口,并让日本作出“自限制出口”的承诺等等。

导致进入21世纪,日本的半导体事业开始凋零。

2019年5月,鹰酱拉上半个蓝星上的小动物要把华为弄死。

第一次制裁“实体清单芯片封杀”;第二次制裁“技术封杀”;第三次绑架华为大公主;第四次制裁“全面封杀”...

2024年5月2日,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抛出一项提案:

旨在永久禁止华为、中兴通讯、海能达、海康威视、大华股份等“受管制清单”企业参与无线设备认证项目,成为测试实验室或认证机构。

还是熟悉的套路、还是熟悉的味道,30年前的东西还拿出来耍,鹰酱还是追求传统呢。

在全球经济的版图中,货币汇率一直是国际金融市场的重要指标之一。

就在2024年4月29日,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跌破160日元兑1美元,创下近34年以来的新低。

这下全世界都看出来了,日本央行完全没有货币独立自主权。

当前,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已经超过250%,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最高的。

尽管日本长期低利率环境使得其国内债市相对稳定,但若日元继续贬值,可能就会迫使日本央行加息以抑制输入性通胀,进而增加政府偿债压力和债券市场的波动性。

接下来我们来看,这种汇率变动是否预示着传说中的宇宙三大泡沫领域——美国股市、日本债市和中国楼市,日本的债市可能是最先面临崩溃风险的。

网友说这次真不懂了:

三十多年前日元升值对日本是致命的打击,这样来说,本次贬值应该是对日本有利,对美国经济狠狠打击才是?

为什么升值和贬值都在打击日本经济?

货币贬值会导致进口成本上升,从而推高通胀压力。对于依赖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日本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

有人说日元贬值是好事,可以促进日本的对外出口,而促进经济。

他们始终认为日元是战术性贬值,问题是小日子,对外出口的主要产品是运输设备、发电设备和半导体设备以及各种钢铁制品。

岛国出口这些产品的前提是,进口也要加钱的。

但是最近两年被挤压的有点严重,加上俄乌战争,让石油天然气价格上涨,出口难进口贵。

政府没钱不敢加息,股票虚高又大跌。

对于这种无脑鼓吹言论,基本就可以放弃参考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看新闻和很多在日本生活的博主分享,日本老百姓最直接的感受就是:收入支出不成正比,物价飙升。

日本是资源匮乏的国家,农业工业都需要大量进口原料,所以日元贬值对日本人的影响非常大。

现在50万人民币不一定能娶一个江西姑娘,但是50万人民币很可能可以娶一个日本妹子。

一个油腻的小胡子给我说:涩谷和池袋的服务价格已经低于上海了,性价比很高。

一个从山东过去日本做厨师的年轻人准备回家开个料理店,因为他发现出国劳务的性价比越来越低了。

有新闻说日本老百姓出国旅游会随身带着迷你电饭煲和大米,反正饭量小,能省一点是一点。

还有直男小伙伴问:日元贬值了了,那Nintendo Switch上的游戏是不是相当于变促销价啊?

要知道,2022年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仅为38%。

我认为日元走贬的趋势很难踩住刹车,虽然日本国内很多企业大佬一直疾呼救日元,但日本央行因为没啥权力。

干点啥都得先问问美国央行行不行?能不能?

只要日元汇率跌到一定程度,很快就会迎来美国资本入场,大幅度收割日本的优质资产和企业股票,彻底将其变成拴着链子的小宠物:脚盆鸡

日本经济腾飞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了80年代,就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主要原因是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美苏争霸,美国持续扶持日本经济发展,那会真的是给了上百亿美元的订单,这是日本经济崛起的基础。

现在美国这么着急收割日本,因为自己真的撑不住了。

34万亿美元的国债可不是开玩笑,若以5%的年利率计算,年度利息支出即高达1.7万亿美金。

除此之外,还有到期的本金,不敢想。

如果这次日本被美国收割,恐怕又将陷入困境,沦为一个无法自拔的债务深渊。

依据目前的日本GDP计算,其债务占比高达惊人的250%,形势可谓严峻。

不过,这些对日本财阀没什么影响。

这些年,日本财阀们在全球购置了很大规模的海外资产,美国这波收割短期内反而会帮着财阀挣钱。

这种有点像换家战术,美国来收购就来吧,反正我也投资你了,你要赚钱了肯定也有我一份。

很有当年四大家族的操作手段啊。

但从近期国内资产走势看,这轮日元贬值,反而让港股和A股又硬了一下。

原因可能是因为日元大幅贬值,让亚洲资金对日本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产生担忧。

大量避险资金从日本出逃,一部分避险资金是流入中国金融市场。

所以近期人民币也很坚挺,毕竟亚洲只有兔子家的金融市场有这个体量去承接避险资金,而且全球都看好兔子,预期超级稳定。

另一部分避险资金则回流美国,毕竟老辈的话说得好:养儿防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