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毅夫,约元仁宗延佑中前后在世。工作散曲,有怨雪一套,今存。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将其列于“词林英杰”。

离开了喧嚣的闹市,没有了琐事的纠缠,没有了世俗小人的骚扰,不再为生活所累,唐毅夫来到了一个静谧的所在。

在徐徐西风中倚着栏杆,远眺雨后的西山。有感而发写下这一首《殿前欢·大都西山》。

这首散曲描写了雨后北京西山的景观。在物我合一的美妙境界中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的闲适心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殿前欢·大都西山》

唐毅夫〔元代〕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西风十二阑,休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

这首散曲的大意是:

隔着夕阳映照下的楼殿,在阴冷的浓云之间,西山露出冷清清的几座峰尖。那山头就像烟雨中的美人髻鬟,朦朦胧胧,不肯轻易让俗人看清它的真面。

我在秋风中倚遍曲折的栏杆,又何必为之长叹。不多时晚风将夜雾驱散,西山注视着我,我也端详着它的容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代大都的西山,就是今天北京的西山。都市人看山,真是一项由来已久的风尚。大都城里有楼,但肯定不是今天的摩天楼。没有摩天楼的遮挡,观山人的视野更好更开阔。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这雨后的西山着实让人痴迷。灰暗阴沉的天空透出阵阵寒意,在团团冷云笼罩的西天上,突然出现奇观: 楼外的夕阳破云而出,照耀着几座西山峰顶,使之显得格外闲雅挺秀。

“冷云间”,这一起语正是会作诗的起法,不但好,而且留了写不尽的多少地步与后人。”“冷云”是阴云、浓云、令人心情沉重之云,写西山先写此云,便点现了出师不利的第一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这轻风细雨后的西山峰峦,像初浴后的仙女的头饰,“雨髻烟鬟” 可鉴,这姣好动人的秀态,竟不允许凡夫俗子随意赏鉴!

以髻鬟比拟山,在诗词中已有先例。如宋人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又如宋人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倚西风十二阑,休长叹”,诗人将“数峰”的朦胧,说成是“等闲不许俗人看”,为西山占重身份,也表现出自己是它的知音。所以他在西风中倚遍栏杆,执著等待,并不为眼前的遗憾景象而长叹。

“不多时暮霭风吹散,西山看我,我看西山”,不多时西风就吹开了暮霭,霎时间西山露出了真面目,清晰鲜明地呈现于诗人眼前。诗人看西山,西山也看诗人,真是“相看两不厌”(李白)。原来诗人才是西山的知己,巧妙呼应了开头“等闲不许俗人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首小令以看山的经历为表,寓寄了诗人对人生的观照与信念。这一点,我们不难从曲中的喻示中发现和领会。

“冷云”代表了精神追求中的阻碍与迷障,但只要与理想信念心心相印,执著不渝,终究乌云遮不住太阳。西山“等闲不许俗人看”,而最终却与作者契合交融,“西山看我,我看西山”,其间诗人以脱俗孤高自许的用意,也是十分明显的。

【声明】图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