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在志愿军出国进行抗美援朝作战之前,四野部队中就有4万名朝鲜族干部战士编入人民军,这些人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么,这些朝鲜族干部战士来源回国后战绩如何呢?战争结束又去哪了?

一、朝鲜族战士的来源、编组

据军史记载,回国的朝鲜族干部战士编组为三个建制师、一个团、一个坦克大队。

(一)东北军区146师——第五师团

第146师,前身是独立第11师、吉林军区24旅,师长王效明、政委宋景华。二十四旅是吉林军区的拳头部队之一,曾在1946年歼灭过新一军两个连,辽沈战役时参与长春围城。作风较好,贯彻命令坚决,但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入朝前,原师直调走,成为炮六师师直,164师改由李德山任师长兼政委。

该师下辖第490、第491、第492团,每团 3个营,每营3 个步兵连、1个机炮连,团属有警卫连、侦(察)通(讯)工(兵)连、迫击炮连、步兵炮连、战防炮连,师属有警卫营、山炮营、教导队、宣传队。

全师入朝前实有人员为10821 人,装备有长短枪5800支、轻重机枪304挺、重机枪 104挺、冲锋枪206 支、枪榴弹筒 32个,掷弹筒67具、迫击炮113门、山野火箭炮43门、军马734 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入朝后改编为第5师团,下辖第10、11、12联队,隶属于第2军团序列。

(二)166师——第6师团

第166师,前身是独立第四师、李红光支队,曾参加梅河口、铁岭、西丰、开原等攻坚战斗,辽沈战役后期参与进攻沈阳,该部队作风好、战斗积极,但缺乏大兵团作战经验。入朝前,师长刘子仪调出,由政委方虎山兼任师长,下辖第496、第497、第498团,每团3个营,每营3个步兵连、1 个机炮连,团属有警卫连、侦通工连、迫击炮连、步兵炮连、战防炮连,师属有警卫营、山炮营、教导队、宣传队。

全师入朝时实有人员为10320人,装备有长短枪6800支、轻重机枪372 挺、冲锋枪 878 支、枪榴弹筒 69 个、掷弹筒 31具、迫击炮124门、山野炮13门、军马 945匹。

入朝后改编为第6师团,下辖第13、14、15联队,隶属第1军团序列。

(三)以43军156师为主体,吸纳十三兵团各部组成的第7师团

156师前身是独立六师,师长邓克明,政治委员钟人仿,全师共计12302人,该部长期在吉、长地区附近活动,参加围困长春的战役,1948年11月编入43军,随四十三军入关。入关后,该部队经过天津南下到江西,原定组建江西军区。1950年3月,该部队4500名朝鲜族官兵集结于郑州,编成独立15师前往朝鲜,在朝鲜新义州被编入第7师团。

第7师团除了43军156师外,还补充进38军113师337团3营7连、8连,49军146师1个朝鲜族营、147师2个朝鲜族营,40军120师直属炮兵营、359团2营,118师山炮营,119师警卫营2连和山炮营,47军141师422团,计6729人,师团长由原156师副师长全宇担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排左二为全宇

合并独立15师和其他部队后,第7师团计有官兵约1.1万人,拥有长短枪7006支、轻重机枪439挺、冲锋枪722支、枪榴弹筒71个、掷弹筒39具、迫击炮181门、山野炮42门、军马812匹,辖19、20、21联队。

(四)47军朝鲜族官兵——第4师团18联队

47军140师418团2营、419团3营和141师422团

1营、,计有3912人,装备长短枪1498支、轻重机枪102挺、冲锋枪203支、迫击炮52门、掷弹筒10具、山野炮8门。

418团前身是东野10纵29师85团,2营营长宋德万是10纵最能打的营级干部之一,在黑山阻击战中立下了大功,419团3营9连连长朱昌一是东野模范连长,到朝鲜后,47军朝鲜族官兵编入第4师团第18联队。

上述朝鲜族部队入朝前,东北军区曾命令吉林省大力补充新兵,为164、166师各补充17—30岁的朝鲜族新兵1500人,要求历史清白、身体强健。156师等部队入朝前又接收新兵1200人。补充的新兵所需武器,从沈阳兵工厂直接调拨,一律要最新最好的。47军朝鲜族官兵由于时间紧,来不及接收新兵就直接从湘西剿匪前线赶赴朝鲜。

综上所述,1950年6月25日前,四野朝鲜族老战士入朝者约为3.6万人,补充新兵4200人,朝鲜族官兵入朝总人数约为40200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在朝战绩

战争爆发前,朝军7个主力师团分为西、东两个战略方向:

西线由配属第105坦克旅团的第1军团担任主攻,从西北、东北强攻汉城,歼灭韩军主力。

东线第2军团分三路行动,第一路从春川方向突破,向汉城以南的水原-平泽一线突进,从东南方向堵截汉城地域韩军退路,配合第1军团全歼韩军重兵集团;第二路向庆尚北道安东郡方向突破,将韩国一分为二。第三路沿东海岸向南突破,在766、549两支游击联队的配合下,依次攻取注文津、江陵、盈德、浦项、釜山等东部港口。

2个军团按计划在釜山会师,稍作休整后,第1军团渡海强攻济州岛,解放半岛全境。

(一)第5师团

第5师团在江原道襄阳以西展开,开战后利用夜色偷渡注文津,出其不意地连克江陵、三陟、梅花里,大败韩军第八师。可是,正如东野总部评价的那样,第5师团缺乏运动战的经验,在进军东海岸过程中过于追求占领城镇和抓俘虏,没有及时向釜山急进,错失了占领港口的机会。

7月12日,韩军从大邱调动第3师增援盈德,并紧急请求美军援助,沿东海岸进攻的第5师团很快受到美军军舰、飞机狂轰滥炸。第5师团在火力处于极端劣势的情况下,硬是从正面打下了盈德,击溃韩军第3师,可惜因为伤亡太大,第5师团决定休整了半个月。这一休整,就丧失了迅速拿下釜山的战机。

8月初,第5师团重新南进,可美军飞机白天不停轰炸,导致进展非常缓慢,到8月底也仅占领庆尚北道的镇堡、青松郡一带。8月17日,第5师团被迫第二次停下来休整,独立游击联队(766部队)编入第5师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9月2日,第5师团恢复南进,攻克浦项,随即遭到韩军第三师、首都师和美军第2师三面夹击,激战至9月23日,第5师团只剩下不到2000人。此时,美军已在仁川登陆,第五师团被迫北撤。

当然,第5师团在撤退时仍保持相当强的战斗力,在三八线附近的通川设了埋伏,全歼冒进的韩军首都师第2团,迫使东线韩军停止进攻一星期。

1950年10月,第5师团到江界休整,期间派小股部队配合志愿军九兵团进行二次战役,攻克高原郡,协同进攻韩军首都师。1950年12月后编入第4军团,参与3、4、5次战役,防御战阶段驻守金刚山一年半,粉碎了美军和韩军多次进攻。1953年1月移防南浦,进行反登陆作战。

(二)第6师团

第6师团在黄海南道宫垈里展开,开战后,会同第1师团向南突击。师团长方虎山在战前就派人悄悄修复好了京义线(汉城到新义州)开城段铁路。6.25开战当晚,第6师团一个联队乘坐火车奇袭重镇开城,歼灭韩军第1师13团。

夺占开城后,方虎山立即强渡临津江,沿金浦半岛向汉城西北部包抄,并派第14联队攻克瓮津半岛。汉城解放后,方虎山指挥第6师团马不停蹄,沿西海岸一线南进,之后向东迂回,成为朝鲜战争中最大手笔的包抄行动。

从6月30日起,第6师团连克仁川、群山、金堤、全州、光州,之后挥师向东,从东南迂回至釜山南面的晋州,突然出现在美韩军背后,使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大为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虎山

然而,方虎山虽然长期在四野担任军事主官,但显然没领会林总关于“四快一慢”和“三种情况三种打法”的精锐要义,在前进、扩张战果和追击上极为缓慢。从西海岸迂回时沉迷于占领港口、建立政权,600公里的迂回距离,方虎山足足走了一个月时间,才从仁川打到晋州。

第6师团攻克晋州后,沃克急调美24师反击,方虎山两次诱敌深入,歼灭美军3个营。8月2日,方虎山夜袭釜山南面要隘马山,击溃美24师一个团,8月10日再克镇海,歼灭韩军第2师一个团,从而在釜山防御圈内打入了一颗钉子。

但这也使第6师团成为敌后孤军,沃克发现突入防御圈的只有第6师团两个联队后,立即调骑一师、美25师和海军陆战旅围攻,方虎山采取出色的防御战术,在兵力和火力都极端劣势的情况下力挫美军。仁川登陆后,方虎山又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法金蝉脱壳,从镇海、马山全身而退,抵达江界休整时还有7000多人。

防御战阶段,第6师团再次露了脸,在931高地大量设立反斜面阵地,和美军5个团、韩军3个团激战两周,美军称931高地为伤心岭。

1951年11月,第6师团调到后方休整,之后驻防开城,目前仍是朝军头等主力师团之一。

(三)第7师团

第7师团在江原道林塘里一线展开。开战后,在第208独立坦克联队的支援下,第7师团顺利突破韩军第6师2团防线,25日白天前进约30公里,春川唾手可得。

但这时,第2军团犯了一个致命错误,由于第2师团没能按时从正面攻下韩军在春川以西的山地防御,第2军团电令第7师团置空城春川于不顾,掉头向西侧击韩军第2团,,结果遭到韩军第6师第19团伏击,独立208坦克联队全部损失,导致攻击停滞,直至26日晚韩军后撤,第7师团才于6月27日上午攻克春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春川成功阻挡第2师团和第7师团的韩军第6师师长金钟五

此战过后,第二军团司令官金光侠被撤职,第7师团也当了替罪羊,番号被改为第12师团,移出主力师团序列。

知耻而后勇,第12师团迅速向南急进,5天奔袭180公里,拿下了重镇安东,又冒着美军飞机轰炸抢占安东大桥,截断了韩军守军的退路,三天歼敌四千人,第12师团因此被授予“近卫安东师团”荣誉称号。

8月1日,第12师团继续参与南进攻势,突破太白山脉,侧击位于盈德的韩军第3师,歼敌五千人,第3师被迫从海上登船逃跑。之后,第12师团突袭浦项、庆州、大邱,将韩军新组建的第24师打得全军覆没,沃克不得不出动美军反击庆州。

9月23日,仁川登陆的消息传来,第12师团先撤到浦项附近的飞鹤山隐蔽半个月,之后趁美韩军主力越过三八线时再大踏步北上,10月底成功抵达新义州,此时的12师团只剩下2200人。

1951年3月,撤到新义州的12师团余部扩编为第47师团,1952年春驻防铁原。

(四)第4师团18联队

第4师团18联队从京畿道三串里一线展开。开战后经涟川攻取东豆川,从北面进攻汉城东北门户议政府,大败韩军第一师团,首先将军旗插到汉城总统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占汉城后,4师团18联队进军水原,追歼韩军主力,然后转攻大田,在大田重创美第24师34团,击毙团长马丁上校。8月5日凌晨,第4师团18联队率先强渡洛东江,将美2师和美25师防线劈裂开来,随即遭到美军两面夹击,18联队不愧是擅长打防御战的队伍,和美军在江湾激战一个月,没让其占半点便宜。联队长张教德阵亡。

9月23日,18联队得知美军在仁川登陆,继任的联队长宋德万指挥部队先将联队所有的炮弹全部打光,让美军误以为要发动进攻,随后挥军先向南进攻,吸引敌人注意力,在南方坚持打游击半年,部队从900人又发展到2500人。

1951年4月,美韩军主力均在三八线附近,宋德万秘密北进,正好,中朝军队于1951年5月发动五次战役,打过临津江,18联队在在铁原、涟川顺利和主力会师。

总部为中国回来的十八联队是很有战斗力的部队,能在敌后坚持半个月,并安全地撤回,简直是奇迹,遂将十八联队扩编为近卫师,任命宋德万为近卫师少将师长,驻守平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