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5月2日,全球化智库(CCG)专家代表团一行访问了位于华盛顿的知名新型智库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Quincy Institute for Responsible Statecraft),并与研究所联合创始人、执行副总裁特里塔·帕尔西(Trita Parsi),东亚项目高级研究员史文凯(Michael Swaine),全球南方项目主任萨朗·希多尔(Sarang Shidore),全球南方项目初级研究员丹·福特(Dan Ford),中东项目副主任亚当·温斯坦(Adam Weinstein)等会面,双方围绕中美关系及当前地区热点议题进行了深入座谈交流。

会上,昆西研究所专家表示,尽管地区形势动荡不安,但在推动冲突国的和解上,中国显示出了自己的能力,也显示出了介入调停的政治意愿。在当前危机并未完全得到遏制的情况下,中国可以利用自身的影响力促成它们的交流。各方对中国发挥的作用高度期待,希望中国在冲突解决问题上更加主动,更加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CCG专家认为,中方在防止中东地区事态升级方面做出了努力。中国在加沙问题上有自己的关切。中国在担任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国期间曾提出举行全球和平峰会,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美国是可以合作的。然而,美国和中国在贸易、科技、全球稳定等很多问题上存在不同的看法,要想处理好类似的问题上需要双方的真诚合作,未来还需要对合作的基础进行进一步明确。

2024年4月30日至2024年5月5日期间,CCG专家代表团将在华盛顿开启系列访问与研讨活动,此次到访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是CCG华盛顿“二轨外交”之行的第三站。参加本次交流的CCG专家代表团成员包括CCG理事长王辉耀,CCG副主任高志凯,CCG秘书长苗绿,吉林大学法学院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何志鹏,CCG特邀高级研究员、外交学院战略与和平研究中心主任苏浩,CCG非常驻高级研究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价值链研究院教授、创始院长王直,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伟,西南政法大学非传统安全研究所主任张永和,CCG副秘书长唐蓓洁,CCG媒体与公共关系部总监罗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里塔·帕尔西是美伊关系、伊朗外交政策和中东地缘政治方面的专家。他写了三本关于美国在中东外交政策的书,特别关注伊朗和以色列。他被《华盛顿杂志》评为2021年和2022年华盛顿特区25位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声音之一,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诺姆·乔姆斯基称帕西为“伊朗问题上最杰出的学者之一”。

史文凯是美国著名的中国安全研究学者。他曾在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担任中国国防与外交政策、中美关系和东亚国际关系方面的高级研究员近20年,也在兰德公司担任过高级政策分析师。

萨朗·希多尔是昆西研究所全球南方项目主任,战略风险委员会高级非常驻研究员。他主要研究和分析的领域是地缘政治风险、大战略、气候安全,特别是全球南方和亚洲。

丹·福特是昆西研究所全球南方项目的初级研究员。此前,他曾在全球机构间安全论坛(GISF)担任研究和沟通助理,该组织致力于支持世界各地人道主义和发展专业人员的安全和保障。

亚当·温斯坦是昆西研究所中东项目的副主任,他目前的研究重点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和伊拉克的安全和法治。

昆西国家事务研究所是一家专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的美国智库,成立于 2019年,被描述为倡导外交政策的现实主义和克制。该组织位于华盛顿特区,以美国前总统约翰·昆西·亚当斯(John Quincy Adams)的名字命名。

CCG 图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CCG 纵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