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言

在中国影史当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称作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仿佛耗尽了上百年的“灵气”,短短10几年时间,无数经典影视作品犹如井喷。

而在香港电影最为兴盛的年代,

有着“十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驰”说法的周星驰,成为了香港演艺圈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有些经典影视作品,虽然好看,但人们不会一次又一次地重温怀恋,而周星驰的电影,却可以一次又一次拿出来反复品味,甚至成为了无数人吃饭时的“电子榨菜”。

几十年过去,周星驰和他的电影,在观众心中早已成为了一块不朽的金字招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近些年来,周星驰所导演的《西游降魔篇》、《美人鱼》、《新喜剧之王》等作品备受诟病,但观众却依旧愿意为周星驰的名字买账。

毕竟如今许多的喜剧表演方式,都是衍生自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只不过除了周星驰,很少有人能演出那种让观众捧腹大笑的效果。

而纵观周星驰的电影,

真正将“无厘头”风格发挥到极致的电影,应该就是上映于1992年的《鹿鼎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很多人都将周星驰版的《鹿鼎记》奉为瑰宝,但当初在电影上映之后,

金庸先生给导演王晶的评价便是辛辣的“乱搞”二字,显然非常不满意王晶的导演风格

但唯独对于饰演韦小宝的周星驰,金庸先生却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甚至在电影开拍之前,当知道由周星驰饰演韦小宝时,金庸先生直言“不作第二人想”。

那么周星驰版的韦小宝为何会得到如此高度的称赞与肯定?

这个版本的韦小宝和其他版本又有着怎样至关重要的差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离经叛道的男主角

作为一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的著作向来都是导演们翻拍的灵感源泉。

尤其是在武侠小说和武侠影视剧最红火的上世纪90年代,如果没有翻拍过金庸先生的小说,都不好意思承认自己是导演。

因此在那段时间,

各种从金庸小说衍生而来的电视剧、电影层出不穷,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4年,由香港无线电视台出品的《鹿鼎记》,捧红了当时还是新人的梁朝伟,更是瞬间让《鹿鼎记》这本书成为了影视剧争抢的“香饽饽”。

但在那段时间“跟风”的作品,都没有引起什么反响,毕竟

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武侠小说,这本金庸先生封笔之作的男主角韦小宝,着实显得有些“离经叛道”

因此那些习惯了饰演各种正气凛然、武艺高超大侠的演员,自然就把握不好这个角色,即便是模仿梁朝伟版本的韦小宝,也不过是照猫画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1992年,

通过《赌侠》、《整蛊专家》、《逃学威龙》等作品,将自己无厘头喜剧风格运用到炉火纯青的韦小宝,跟鬼才导演王晶一拍即合,决定拍摄电影版的《鹿鼎记》

虽然有着导演王晶、主演周星驰、黄金搭档吴孟达,但当时王晶和周星驰心里其实都没有底,因为金庸先生的作品全是长篇武侠小说

只有长篇幅的电视剧情节,才能将人物塑造、故事内核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果压缩成一部电影的时长,那肯定要在剧情上做出至关重要的取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星驰的韦小宝

1992年之前,也有许多跟风电视剧,将金庸武侠小说拍成电影的作品,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因此

在电影开拍之前,王晶还特意向金庸本人请教,当听到演韦小宝的演员是周星驰时,金庸给出了“不作第二人想”的高度评价

言下之意,就是

在金庸先生心中,韦小宝就是周星驰这样的,至少是周星驰在以往电影中表现出来的那种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电影成功拍摄完毕,一经上映便在香港影坛引起了轰动,反响尤为强烈。

金庸先生在看过电影之后,却评价王晶是在“乱搞”

唯独周星驰版的韦小宝,金庸先生还是秉持一直以来的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证明,

周星驰的韦小宝,的确已经达到了一个“难以超越”的程度

如今几十年过去,《鹿鼎记》电视剧被翻拍了一遍又一遍,但电影版却没有什么人拍。

这是因为周星驰已经将韦小宝能够在电影里表现出来的形象,呈现得淋漓尽致,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电影版《鹿鼎记》之所以能够成功,关键原因都在周星驰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强的人物塑造

周星驰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于人物的塑造。

因为

其他演员在饰演角色时,很难兼顾个人魅力与角色塑造之间的平衡

,因此会出现不管演什么都是一个味道,或者戏红人不红的情况。

唯独周星驰将这种平衡做到了极致,周星驰的个人魅力无法掩盖,同时他所塑造的那些角色同样深入人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星驰版《鹿鼎记》成功的最大因素,就是周星驰对于韦小宝这个角色的塑造。

在金庸先生所有武侠小说的男主角当中,韦小宝是最离经叛道、最不像武侠主角的那个。

而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风格,在许多观众看来,也是离经叛道,因此

演员和角色之间有着一种天生的“契合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鹿鼎记》这两部电影中周星驰的表演方式,远超他以往所有的电影,将表情浮夸、神经兮兮做到了极致。

这种表演方式放在金庸其他任何一部作品中都显得违和,放在周星驰以外任何一个演员身上也显得搞怪。

唯独放在《鹿鼎记》,放在周星驰身上,便显得再合适不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周星驰对于人物内心的塑造,不只是单纯的无厘头搞笑。

比如黄晓明和张一山版本的韦小宝,只是在模仿韦小宝不着调的外在,梁朝伟和张卫健的韦小宝,则是演出了韦小宝的机灵,最后陈小春的韦小宝将市井痞气演绎得淋漓尽致。

而周星驰的人物塑造,则是囊括了以上所有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电影篇幅实在太短,所以这就很考验演员的角色塑造能力。

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将一个复杂的人物变得立体,周星驰选择的方式就是

无厘头中带着正经,搞笑中带着悲伤

用一句台词、一个表情,就演出了周星驰版韦小宝那玩世不恭的外表之下,带着善良的“灵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因此虽然这两部上映于1992年的电影版《鹿鼎记》,对于原著剧情的还原度不够,但对于韦小宝这个人物,却给出了崭新的表演思路。

也难怪据说陈小春在出演电视剧版《鹿鼎记》之前,还特意去请假了周星驰,该怎样饰演韦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