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五四运动105周年的纪念日

105年前

青年,站在了救亡图存的最前沿

用呐喊与鲜血激发了

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伟大觉醒

105年后的今天

青年,高擎生生不息的青春火炬

热烈、奔放、活力、高效

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国家

如果要问 青春是什么样子

我们不妨在时空里寻找

一张张淡去的照片逐渐清晰

一个个平凡的故事逐渐壮阔

跨越105年

我们在赵家楼、在延安、在西柏坡寻找答案

我们在金银滩、在敦煌、在宝安县寻找答案

我们在浩瀚宇宙、在大洋深处寻找答案

在与历史的对话中

我们仿佛触碰到了答案的轮廓

青春,是一种向往。

光之所向,心之所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一代人的青春都在“打怪升级”

就为心中的那一抹向往

1937年的金喜,他向往延安

他接触革命思想,参与地下工作

他付出巨大牺牲,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理想

1978年的王贵,他向往进厂

他学习文化知识,登门拜访师傅

他付出了超过常人的努力,只为了自己心仪的岗位

青春,是一种延续。

家国脉动,汩汩不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

青春,就是“18岁”对“18岁”的传承

1931年,袁春梅入党

她喜欢金喜这样的年轻人,眼里有光,心里有火

她把他介绍给了组织

她觉得党的事业,需要传承下去

1998年,王贵也当师傅了

他的徒弟已经不想在厂子里工作了

他鼓励他要多学习知识,锻炼相关的本领

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

这种认真的坚持,还在传承……

青春,是一种安心。

海清河晏,励精图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何其幸,生于你怀”

青春,以家国为己任

山河安宁,从容铿锵

后来的后来

金喜没有去成延安

在他去延安的前夜,接到了新的任务,奔赴新的战场

他淡然地笑了“我心里已经无数次抵达了延安,并为之奋斗”

后来的后来

王贵和徒弟站在了天安门的观礼台观看阅兵

一个是劳模代表,一个是创业精英

他俩相视而笑

“不同的时代赋予了青春不同的使命,相同的是为了这片土地的奋斗”

我们在岁月中寻找答案

我们也试图用保利剧院人擅长的方式

把答案告诉大家

于是,在青年节前夕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

集合了著名导演李伯男、编剧海飞

优秀演员李施嬅、刘智扬、梁田、刘璇、李传缨、韩秀一、徐开骋、江佳奇、王楠钧等

推出了海派谍战主题的青春颂歌《向延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话剧《向延安》改编自作家海飞的高分同名长篇小说。海飞的《麻雀》《惊蛰》等作品先后被影视化,《向延安》则是他首部被搬上戏剧舞台的作品,以1937年淞沪会战打响为时代背景,讲述一心奔赴延安的主人公向金喜如何在险象环生的上海坚守革命理想,并通过围绕在他身边形形色色的家人、同窗,以丰富的人物群像描绘一代人的命运沉浮与悲欢离合。

海飞表示,“向延安”的意思是“心向往之”,主人公一生未能踏出上海,却以一种隐秘而伟大的方式“抵达延安”。“这是一段暗夜与黎明交织的故事。”海飞表示,希望话剧《向延安》能让更多人见到前辈的青春身影与容颜,见到血火年代中他们在街头的呐喊、在绝望中的搏杀,见到他们用生命诠释的“即便把我们撕成碎片,每一片都写满忠诚”。

话剧《向延安》由中共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区文体旅游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担任指导单位,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报业集团担任主管单位,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解放日报社联合出品。《向延安》上海站首轮演出将于5月27日至31日在东艺歌剧厅连演5场,7月还将献演于国家大剧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