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2013年营收达到782.8亿元的最高点后,娃哈哈的业绩便一路下滑。2022年营收为512.02亿元,与2013年相比仍有270的巨大差距。“品牌老化”和“产品老化”,已经成为悬在娃哈哈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娃哈哈用了十年的时间,始终没能从这一瓶颈中冲出来。而今,宗庆后老先生已经仙去,年轻的宗馥莉有能力带领娃哈哈冲破瓶颈吗?

宗庆后老先生离世后,娃哈哈硬来一波破天的流量,推动娃哈哈的销量激增。在这波流量助推下,娃哈哈新帅宗馥莉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宗馥莉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渠道改革,宗馥莉想带领娃哈哈进入更高级的城市市场,这是宗庆后老先生一直梦寐以求但始终未能达成的愿望;第二个方向是数字化改革,宗馥莉希望借助数字化提高娃哈哈的发展效率;第三个方向是推新品,现在看到的是娃哈哈主推无糖茶,宗馥莉应该是希望跟上无糖茶这一潮流。

宗馥莉三个方向的改革热火朝天,看起来很热闹,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些改革都是战术层面的,都是操作层面的。真正的企业家都懂得,如果一个企业遇到了长达十几年无法突破的瓶颈,如果一个企业在推出三百多款新产品后仍然无法突破瓶颈,那么问题一定不是出在战术层面,一定是出在战略层面。娃哈哈的问题根本就是战略性的问题,是企业思维的问题,是文化的问题。

由于娃哈哈在长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一直执行“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使得“农村化”早已成为娃哈哈的企业文化和企业思维,“农村化”的思维方式在娃哈哈太过于根深蒂固,从而贯穿在娃哈哈从内部到市场的所有行为中,深度接触过娃哈哈的人都能体会到这一点,这才是娃哈哈的症结所在。如果不能摆脱农村化思维的束缚,即使推出再多的新产品都无济于事。

从宗馥莉这十几年的市场表现来看,她一边被农村化思维深深捆绑着,一边又有着八零后的个性化思维,她被这双重性格深深折磨着,从而导致她的KELLYONE系列产品不伦不类,虽然重金聘请了陈坤和王一博两大顶流明星做代言,但KELLYONE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宗馥莉已经42岁了,思维模式已经定型,想重塑思维,可能性太小了。这是我不太看好宗馥莉治下的娃哈哈的原因。

当然,我仍然希望奇迹能够发生在宗馥莉身上,仍然希望她能带领娃哈哈走向新的高度。让我们一起为她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