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岜沙苗寨这个“岜”字不常见,查了一下“岜”只用做特有地名,无语义。听了岜沙苗族导游介绍才知道,这个字的苗音是bia,没有对应汉字,因此用“岜”字替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的导游姓滚,在岜沙是苗族大姓,是清朝时期当地官员欺侮苗人没有文字被赋的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岜沙苗族属于黑苗,崇拜树木,每个苗族人都有专属于自己的生命树、消灾树、长生树等等。每种护佑树都有对应树种,比如以木荷树作为生命树,香樟树作为消灾树。在芭莎是不允许随意砍伐树木的,因为每颗树都有可能是某个苗人的护佑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寨内有博物馆,虽不高大上但值得一看,可以了解到什么是守垴坪啊,为什么守垴坪是谈情说爱之地啊,苗族特有的葬礼习俗啊,等等等等,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岜沙苗族的风土人情,而且博物馆二楼是很不错的观景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去时正值岜沙某个节日,几天内不能演出,因此没能欣赏到最后一个持枪部落的表演。不过,上天关上一扇门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为了招待外国游客,苗寨临时把苗王请出来在小广场表演镰刀剃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到时表演已结束正在散场,同行老大哥勇敢提出要苗王再给自己剃一剃,矍铄干练的苗王很爽快地答应了。于是,我们就有了一次机会难逢的沉浸式体验,同行旅友也拍下了一张堪称作品级的照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亲身体验了镰刀剃头,还近距离偷看了寨民准备婚礼,用的猪肉就是那种喷香的当地家饲小黑猪,要是再能混上一顿苗族婚礼长桌宴那就更完美了。心底这蛇吞象之心,该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益于好运,也得益于亲切健谈的滚导游,岜沙之行大开眼界、大涨姿势、收获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PS:守垴坪,垴,小山头之意,守垴坪即用来守寨子的小山头上的小平地。年轻小伙晚上在守垴坪守寨子,姑娘们去送饭,渐渐演变为谈情说爱的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领航者自驾 王越

摄影:领航者自驾 王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的旅行记录##大地之旅贵州黔东南##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