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2日,一份名为《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的文件,经过高层的深思熟虑和审慎批准,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国。

这份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全国范围内一场声势浩大的“除四害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

当时,所谓的“四害”主要包括了老鼠、苍蝇、蚊虫以及麻雀。

在这四种害虫中,由于麻雀的个头较大,活动范围广泛,且易于被人们察觉,因此“打麻雀”的运动尤为引人注目,成为当时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卫生行动之一。

从1958年3月起,这场运动如火如荼地展开。

人们纷纷走上街头,手持各种捕杀工具,对麻雀展开了全面的围剿。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前8个月内,全国就成功捕杀了高达2.1亿只麻雀。

随着运动的深入,12月又掀起了一轮新的“战役”,麻雀的生存空间被进一步压缩,一度面临灭绝的境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运动的持续进行,人们逐渐意识到麻雀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麻雀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对害虫的控制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过度捕杀麻雀导致害虫大量繁殖,给农作物和树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959年春,上海等城市的树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虫害侵袭。人行道两旁的树木叶子几乎被害虫吃光,景象触目惊心。

这场生态灾难让人们深刻认识到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也促使人们开始反思“打麻雀”运动的合理性。

随后,政府及时调整了政策,停止了“打麻雀”运动。这一举措有效地遏制了害虫的进一步蔓延,也挽救了濒临灭绝的麻雀种群。

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和调整,麻雀的数量逐渐回升,生态系统也得以重新平衡。

如今,距离那场轰轰烈烈的“打麻雀”运动已经过去了65年。然而,当我们回首那段历史时,仍然会感到难以忘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民动员“打麻雀”

全民动员“打麻雀”

大规模的打麻雀运动,其源头可追溯至四川这片山林茂密、鸟类繁多的土地。

四川的自然环境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栖息地和食物来源,麻雀也不例外,成为当地数量众多的鸟类之一。

当全国性的“打麻雀”指示下达后,四川迅速响应,并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成为这场运动的先锋。

四川地区为了确保打麻雀运动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严格的标准:

1、所在地区和单位必须实现“三无”,即无麻雀窝、无麻雀飞、无麻雀叫。

2、城镇各处全天看到麻雀数量两只以下者,虽算“基本无雀”,但并不能算作合格。

这些标准的确立,使得打麻雀运动有了明确的目标和评估依据。

最初,人们采用各种传统工具和方法来驱赶和捕杀麻雀,如竹竿、红旗、鞭炮、石子、弹弓等。

然而,随着运动的深入,人们发现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麻雀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四川郫县的一位名叫“穆青云”的农民,向组织提供了他的独特经验:

他分享说,每年为了防止麻雀吃秧田的谷种,他们时常派人守候,吆喝着驱赶麻雀。只要让麻雀持续飞行,不给予其停歇的机会,麻雀便会因体力不支而跌落地面。

后来,这一经验引起了指挥部领导的重视,他们迅速组织当地的民众进行试验。果然,这种方法效果显著,成功地将大量麻雀驱赶至地面,为捕杀工作提供了便利。

随后,指挥部将这一方法推广至新繁县,同样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时,峨眉电影制片厂还特意拍摄了一则新闻纪录片,将四川捕雀的成功经验推向了全国。

纪录片中展示了四川人民如何运用智慧和创新方法,成功地开展了打麻雀运动。这一纪录片的播出,不仅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很快,在全国性的打麻雀运动中,各地纷纷效仿四川的经验,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驱赶和捕杀麻雀。

街上、院子里、树上、房上,到处都站满了人,他们手持竹竿彩旗,敲锣打鼓,威声震天。鞭炮齐鸣、呼喊不停,弹弓枪支发射不休,形成了一幅壮观的画面。

甚至还有很多稻草人也加入了“战斗”,它们被放置在显眼的位置,用以吓唬和驱赶麻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能够迅速、彻底地消除麻雀这一被视为粮食生产的巨大威胁,全国各地在动员力量上展现出了惊人的规模和决心。

在四川邛崃县,麻雀被定性为“头号敌人”。为了将其一举歼灭,全县被精心划分为1945个战区,每一个战区都配备了专门的行动小组。

数据显示,那场行动动员了超过21万的群众,他们纷纷响应号召,积极投入到这场特殊的战斗中。

青岛也不甘落后,他们动员了一支由56万人组成的“灭雀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