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衔春去,熏风带夏来

5月5日8时10分

将迎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立夏

斗指东南,维为立夏

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立夏后,气温渐升,暑气渐显。所以,立夏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时序节点,临近假期尾声,这些有趣的立夏习俗,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体验下。

习俗之一:秤人

古时立夏日有“秤人”之俗,即立夏时称体重,人们在村口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司秤人一面打秤花,一面讲着吉利话,人们也祈求上苍给他们带来好运。

到夏季过完的立秋之日再称一次,看经过苦夏,瘦了有多少,若是体重减轻了,那就多吃点,“贴秋膘”来补一补,助力身体健康。

习俗之二:斗蛋

春分竖蛋后,立夏要斗蛋了,俗语说:“立夏蛋,满街甩”,斗蛋在立夏成了小孩子们的一种游戏。

玩法就是用白水煮熟鸡蛋,经冷水浸泡下,然后装在用彩色丝线或绒线编成的网兜里,让孩子挂在脖子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孩子们就拿着“比比谁的鸡蛋壳硬”,尖者为头,圆处为尾,蛋头撞蛋头,蛋尾击蛋尾。

就这样一个一个的斗过去,斗破了壳的,认输,然后把蛋吃掉,而最后留下的那个斗不破的鸡蛋,被尊为“蛋王”。

爸爸妈妈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在鸡蛋壳上画上彩绘,然后斗斗蛋,过个有意思的立夏节气。同时,给孩子们讲讲,为什么鸡蛋会有一头大,一头小?鸡蛋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要是想不起来的话,不妨回顾下我们的网课:

习俗之三:尝新

在江浙一带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地方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熟的樱桃、青梅和新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京报记者 王颖 摄

在清人顾禄的《清嘉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麦,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

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人们尝食,樱桃甜,青梅酸,新麦清香,取青麦穗煮熟,去芒谷,磨成条,称为“捻转”,为一岁五谷新味之始。

还有的地方有"立夏尝六新"的习俗,俗话说:“立夏尝六样,入夏日子旺”。这"六样"分别是指樱桃、桑葚、枇杷,新笋、嫩蚕豆和苋菜,都是应季的食材,分别是“果三样(樱桃、桑葚、枇杷)”和“蔬三样(野笋、嫩蚕豆苋菜)”。

立夏之美食

立夏饭。古代,乡间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合白粳米煮成“五色饭”,后演变改为倭豆肉煮糯米饭,菜有苋菜黄鱼羹,称为吃“立夏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畲族立夏美食乌米饭是用当地上好的圆短糯米加上南烛叶汁浸泡染色而成。蒸好的乌米饭乌黑油亮,有着植物特有的清香。来源:杭州日报

立夏饼。在立夏那天,北方很多地方会吃立夏饼,立夏饼顾名思义夏天吃的饼,立夏时节,家家户户有制作与食用面饼的习俗,寓意小麦大丰收。

立夏粥。在立夏时节吃粥是很多地方的习俗,表达对丰收的美好祈愿,民间传说立夏这天喝立夏粥可保一年平平安安、无病无灾。

立夏茶。在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风俗习惯,如俗语道:“不饮立夏茶,一夏苦难熬”。

立夏狗。立夏狗是一种拿米粉捏塑的小点心,大如成人拇指,以赤豆点睛,上笼蒸煮,出锅即可食用。“吃了立夏狗,东西南北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尚天宇。来源:杭州发布。

你今天吃了什么立夏美食吗?你的家乡还有哪些立夏习俗?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分享一下吧。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