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日本在我国东北设立大本营,源源不断的兵力被派往我国,在伪满洲政府的统治得到巩固之后,战争的车轮开始向华北地区转动。

至1936年,华北重镇北平三面被围,东有汉奸政权冀东防共自治政府的1.7万伪军,北有携“九一八”事变之威的日本关东军,西北面的察哈尔还有伪满军四万余人。

如此一来,连接南方的卢沟桥就成了北平唯一的出路。卢沟桥位于河北宛平县境内,和平汉铁路遥遥相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长城抗战失败后,国民政府退出华北地区,巨大的权力真空被以对日作战坚决而著名的29军填补。在控制了华北最富裕的平津地区之后,29军迅速发展,拥兵十万,轻武器已经可以和日军一线联队相比,甚至还有富余。

为了将卢沟桥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驻守北平的37师师长冯治安于1936年春天,将作战勇猛的219团第三营派往宛平,负责卢沟桥和宛平的防卫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卢沟桥上的中国守军

三营的营长叫金振中,幼时家境贫寒,24岁参军,在张自忠任校长的“西北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从排长做起,屡立战功,逐步升为营长。

接到调防命令后,金振中一时陷入两难之地。

当时的国民政府仍奉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29军最高长官宋哲元也主张暂时稳住局势,不能和日军发生冲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军挑衅日益频繁,态度日益嚣张。

军人的直觉告诉金振中,北平定不能永远太平下去,而日军若要侵犯北平,则必先拿下卢沟桥。

金振中不害怕打仗,他怕的是,若自己调防卢沟桥,待日寇来袭,战则违抗上级命令,不战则担负将卢沟桥拱手相让的民族罪责。

何去何从,金振中进退两难,他反复思考,终究没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孟子的选择。

“宁可牺牲个人的小小职位和短短的生命,也绝不辜负举国同胞殷切期待抗日的热潮。”这是金振中准备接防宛平和卢沟桥后所抱定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金振中

移防宛平后,金振中加紧部队的训练,一方面不断进行军事演习,模拟日军进攻时的情景,以便真到了那一天部队能够及时作出反应。

另一方面,金振中很注意部队的精神建设。他每天都挤出一点时间,随时随地向手下的官兵讲话,以我国历代军人模范和抗击侵略者的事迹激励全营官兵,并制定了“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的誓言。

全营官兵在金振中的影响下,将这句誓言牢牢记在心中,每天吃饭和睡觉前,都要背诵一遍。

金振中领导的第三营是一个加强营,配有四个步兵连,一个重迫击炮连,一个轻迫击炮连和一个重机枪连,共1400余人。而此时日军在整个华北地区的总兵力也不过12个中队,共1700余人。

可以说,不管是在人数方面,还是武器装备方面,中国军队都不处于劣势,而唯一让金振中感到担心的,是29军高层模棱两可的作战态度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紧张局势。

为了获取高层的支持,金振中特意拜谒了师长冯治安,他说:“大敌当前,日寇不分昼夜地围绕宛平和卢沟桥演习,其用心险恶,目的是趁我们麻痹懈怠之机,或偷袭,或硬夺我城、桥,届时如何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