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抗战爆发。

蒋介石和广西的桂军握手言和,至此,“蒋桂”结束了将近十年的公开对抗,正式携手“共赴国难”。

8月4日,桂系的第二号人物白崇禧应蒋介石之邀,赴南京就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

不久,桂系的领头老大——李宗仁被南京政府任命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接受任命后,马上在广西进行了全省军民抗日总动员。

9月14日,就在广西军民上下热火朝天备战之际,李宗仁下达了一道秘密处决令,将心腹爱将王公度及其他5人执行枪决。

身为主掌生死大权的一方统帅,下令处决几名手下,原本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但是这位王公度,可不是一般人,他是桂系里曾权倾一时的“红人”, 深得李宗仁宠信,地位仅次于广西省主席黄旭初。他一手创立了桂系的第一个秘密特工组织“革命同志会”。

李宗仁的机要秘书兼高级助手程思远后来说,桂系在中原大战中战败后,“李、白局促南宁一隅,何其险也!幸赖有这个秘密组织(革命同志会)才能渡过难关”。

由此可以看出,“革命同志会”对桂系,对李宗仁何等举足轻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王公度

按说王公度作为“革命同志会”的创始人之一,为桂系立下汗马功劳,李宗仁应该对他青睐有加才是,并且适逢全国抗日,正是需要用人之际,又怎么会杀掉忠臣良将呢?

素以忠厚著称的李宗仁在回忆录里,曾提到当年刚从六万大山兴兵起家时,曾在玉林处决过一名士兵。这名士兵是他的小同乡,被怀疑偷盗百姓衣物,为了严肃军纪,李宗仁下令将其枪毙。

事后李宗仁觉得这个同乡罪不至死,甚为愧疚,多年以来一直耿耿于怀。

对于一名普通士兵的死亡,李宗仁尚且久久不能释怀,那么对于曾位列桂系第四号人物——王公度的死呢,李宗仁又是如何看的呢?

遗憾的是,王公度之死,李宗仁在回忆录里只字未提。

1966年,已归国的李宗仁和程思远及刘仲容(打入桂系的地下党员)在北戴河避暑时,刘仲容曾问李宗仁:“当年德公为什么要杀王公度?”

李宗仁沉默不语。

虽然,李宗仁刻意不提,但对于王公度的死,当年可是在广西闹得满城风雨,人心惶惶。

那么李宗仁为何要对亲信王公度痛下杀手呢?

王公度,广西永福人,曾在广西法专读书。他和李宗仁的三弟李宗义过从甚密,因此结识李宗仁。

1926年,两广统一后,为了培养人才,李宗仁资助王公度与其弟弟李宗义一起去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深造。

王公度在苏联留学期间,对苏联的克格勃组织非常感兴趣,还对此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这为他以后回到广西建立秘密特工组织埋下了伏笔。

1929年,王公度学成归国回到广西,被任命为李宗仁的机要秘书,此时恰逢蒋桂反目,广西时局动荡。

1930年,桂系的二号人物黄绍竑离桂投蒋,人心动荡,外部蒋介石的大军又虎视眈眈,顿时内忧外患一起袭来。

桂系面临崩盘的风险。

李宗仁和白崇禧痛定思痛,开始反思桂系失败的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 | 李宗仁、白崇禧

足智多谋的王公度就向李、白提出,桂军在北伐中骁勇善战,从镇南关打到山海关,为何在与蒋介石交战中一触击败,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桂系没有自己的情报组织,但蒋介石却有自己的一套特务系统。

蒋介石就是利用特务组织打入桂系内部,利诱、收买桂系军官,从内部就先瓦解了桂系。因此要想避免重蹈覆辙,广西必须建立一套自己的情报组织。

王公度的提议正好说到了李、白的心坎里。

于是,经过一番筹备,桂系的第一个秘密政治组织——“护党救国青年军团”应运而生,后来,虽名字几经变迁,先后改为“三民主义革命同志会”、“中国国民党革命同志会”,但王公度始终都是该组织的实权人物。

他不仅是“革命同志会”的组织训练委员主任,还身兼第四集团军(广西与蒋介石对持时,桂军恢复北伐时期的部队番号)总政训处处长、广西省政府委员、广西党政研究所训育主任、广西童军训练所教育长等职,可谓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显赫一时。

从这也可以看出,李宗仁和白崇禧对他何等信任!

“革命同志会”的主要目标有两条,第一,就是视蒋介石为头号敌人;第二,树立李宗仁和白崇禧在桂系的绝对领袖地位,所有人都要效忠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