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湾区品质消费报告

充电宝是不少人出行的必带品, 但是产品琳琅满目,究 竟哪款更合适? 共享充电宝成投诉热点,行 业又将如何对症破局? 一起来看看 !

电量焦虑成常态

移动电源解人忧

充电宝,又叫移动电源,是可随身携带、能为手机等移动电子设备充电的产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充电宝和手机一样,成为不少人的出行必选。

都市白领韦先生就是这样一名充电宝的重度用户,在他的背包里永远都备着两块以上的充电宝,而且市面上的主流产品他几乎都用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者-韦先生:

现在用的最多的是有快充头的,还有一些是有无线充的、自带的线头的等等,各种类型都有。现在手机真的可以代替很多东西,游戏掉电比较快一点,还有就是刷抖音、刷短视频耗电也比较快,有时候连着耳机耗电也快。

韦先生说,作为手机的最佳“伴侣”,他非常看中充电宝的电池容量和安全性能

消费者-韦先生:

如果容量太大的话,无论你是坐飞机还是坐高铁好像都有限制,所以我一般是用10000毫安左右就可以了,手机可以充两次多,你已经可以用一整天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在乎的就是那个充电头是否稳定,还有就是它的安全性。因为试过有一次刚好放在包里面充电,然后充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拿出来发现它已经鼓包了,并且发热得很厉害,已经烫手了,那时候就赶紧拔掉然后扔掉,因为我怕再用会爆炸。

据了解,我国既是全球最大的移动电源生产国,也是最大的消费市场。自2020年起,我国移动电源的年出货量维持在1亿台左右。

来自京东大数据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目前世面上的充电宝主流容量在5000毫安到20000毫安之间,价格区间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自带线、无线充电、超级快充等功能不断丰富该品类的产品线,便携性、美观性、安全性、充电性能成为现如今大家选购充电宝的消费诉求。

打破产品同质化桎梏

引领数码新生活方式

眼前这些造型或简约时尚、或可爱迷你的充电宝,有“颜值”更有“实力”,俘获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心。它们统统来自深圳的这家移动电源企业。

通过持续研究用户需求,寻求差异化竞争,这家企业从早已饱和的市场中突围而出,并屡屡斩获德国红点、美国IDEA等设计大奖,实现销售利润和美誉度的双丰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林松:

我们产品的理念是实用而美。没有实用这个前提,都是空中楼阁。美,实际上就是我们要在实用的基础上去增加它的附加值,要给用户带来这种审美的享受,还有情绪价值。

陈林松告诉我们,充电宝这些年的迭代几乎和智能手机同步。大家对充电宝的需求也早已从“补”电的基本需求,逐渐向多元化、品质化方向发展。通过将实用美学融入设计之中,可以为消费者带来高效愉悦的数码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甚至将最新的氮化镓技术也集成到新款的充电宝上,实现产品在快捷充电、低功耗、轻量化的极致平衡。基于氮化镓材料制备功率器件可使系统小型化、轻量化,有效降低电力电子装置的体积与重量,具有高效率、低损耗、体积小、耐高温等特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户外电源等新锂电产品持续走俏,深圳已成为全球移动电源的主产区,产能占全国的60%左右,孕育了许多优秀企业。作为行业老兵以及这家企业的联合创始人,陈林松见证了广东移动电源产业在全球竞争力的不断跃升。

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林松:

2010年到2012年,我们这个行业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海外品牌进来的,他们跑着跑着就被淘汰掉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品牌依据大湾区这个制造跟研发的优势,能够快速地对我们这个电子产品进行迭代。第一,他们研发速度慢了,第二,他们本身成本、价格会比较高,所以逐渐地竞争不过我们的中国品牌。

广东首创行业自律公约

规范共享充电宝野蛮生长

如果说个人充电宝市场已成红海,那么共享充电宝仍是一片蓝海。这些年,共享充电宝成为一道城市新风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街头巷尾、餐饮食肆、医院商超等各个生活场景,同样也能助你解燃眉之急。

但是这两年,这一新业态是大家投诉的热点。很多的槽点,包括易借难还跑断腿,或者饱受争议的计价规则等等,都让消费者在享受便利的同时,又感觉如鲠在喉。

为此,今年3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了全国首个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打响了整顿“共享充电宝刺客”的第一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部工作人员-李敏霞:

因为我们在2023年去统计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的一个投诉情况就会发现,我们在2023年总共收到了2800余宗的一个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消费投诉,那它同比2022年其实上升了45%以上,消费者主要反映的问题,就集中在恶意扣费、易借难还以及充电异常 方面。

李敏霞说,基于消费者投诉的共性问题,他们在全市开展走访调研,并跟多家共享充电宝企业以座谈会的形式进行大量沟通。深圳市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发布当天,七大主流充电宝品牌代表现场签署了自律公约,覆盖深圳近20万个共享充电宝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部工作人员-李敏霞:

这8条自律公约主要是包括免费时长、计价时间单位、规则公示、质量监测以及客诉处理五方面。

第一,共享充电宝租借的免费时长统一提升至5分钟。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我们消费者租借之后发现共享充电宝存在质量问题,但是他又不能及时归还的情况。

第二,共享充电宝的租借的计价时间单位统一调整为半小时。这个情况下,当消费者租借的这个共享充电宝不超过半小时的情况下,他就不用再按照一小时去进行计费了。

第三,共享充电宝出借的最低电量不能低于50%。

第四,共享充电宝达到报废回收的使用次数不得超过500次。

第五,消费者如果使用完成之后,那我所在地确实没有这个点位,或者说点位都已经归还满的情况下,消费者是可以向客服去申请暂停计费的。

第六,当消费者去发起投诉之后,我们是要求企业在72小时内受理,并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眼前这家企业,是首批签署公约的头部共享充电宝企业之一。负责人坦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手机耗电量的提升,促进了他们业务的快速扩张。虽然公约的部分规则触碰了企业的利益蛋糕,但每一条的背后都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可以倒逼整个行业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升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超:

我们用户的反馈,不管是充电慢还是充不满,还是充电贵,这些投诉实际上是影响用户的租借频次。 有了这个公约以后,消费者有了信心以后,租借的频次反而会增加的。虽然短期来看,收益可能会受一些影响,但如果一直向这个好的方向来发展的话,对我们是有利的。

借着这个机会,这家企业也顺势梳理了客服收集的问题,围绕消费者反馈单个充电宝电量低、充电慢的痛点,他们顺势开发了新一代的共享充电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硬件产品部负责人-杨雷:

今天的手机电池一般达到4000多毫安时,它就可以充满市面任意一部手机,甚至折叠屏幕,同时在充电速度上,我们也可以让消费者30分钟内就可以从30%冲到70%。

《2024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伴随着2023年消费场景及用户习惯的稳步复苏,共享充电宝行业恢复势头良好,行业规模稳步上升至126亿元,同比增速为25.7%。未来有望维持20%左右的年均增速,预计至2029年规模将突破400亿元。虽然行业前景乐观,但如何提升消费者问题解决效率,持续改善用户体验,是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圳市消委会投诉部工作人员-李敏霞:

这个自律公约,只是规范这个行业发展的开始,并不是结束。后续我们有机会的话,能够跟监管部门还有质量检测机构、龙头企业一起去探讨、去制定行业的团 体标准,然后去弥补这个方面的空白,引领企业、行业去高质量地发展。

充电宝纳入3C认证

产品安全提档升级

随着移动电源的不断普及,全国各地因移动电源引发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惨重的事故反复提醒我们,移动电源质量不过关或不当使用都可引发安全事故,直接威胁消费者人身和财产安全。

去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自2023年8月1日起对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实施CCC认证管理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

随着新规落地日子临近,未获CCC认证的产品也到了清货的最后时期。我们随机采购了数款在电商平台热销的充电宝,虽然价格比较实惠,但无一例外,这些产品都没有CCC认证标志。到底它们存在怎样的安全隐患?带着疑问,我们将产品带到广东省质检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工程师-郭庆:

充电宝主要是由外壳、内部电芯、内部导线、还有保护电路去组成的。 它最核心的部件就是内部电芯跟主板 。

现在他们的执行标准还是旧标,是国家推荐型标准GB/T 35590-2017。如果未标注正确的执行标准或者是没有标注CCC标识的产品,消费者应尽量避免购买使用。

根据新规,标准对移动电源的温升、单一故障、外壳和导线阻燃、环境安全性都具有明确规定,同时内部电芯也要满足相关安全要求,才可以拿到CCC认证。作为国家认监委指定的实验室之一,广东省质检院在此新规出台后,承担起了对移动电源产品质量进行严格检测和认证的重任。

郭工告诉我们,移动电源纳入CCC认证最大化保障了消费者权益。大家选购时,务必购买有CCC认证标识的充电宝。当然,安全合理使用充电宝也很重要。

产品使用注意事项

1、避免在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下使用

2、长时间储存的时候,充电宝应尽量保持在电量50%以下

3、尽量避免长时间过度充电或放电

4、及时停止使用存在安全隐患的充电宝

5、尽量避免充电宝与金属物品进行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新规出台后,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也积极响应。这家企业旗下的充电宝早在去年9月,就已成功通过“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的测试认证,率先获得CCC认证证书。

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硬件产品部负责人-杨雷

CCC认证涵盖了结构、电芯以及整机三大方面,159项它都是涉及安全方面的。我们就从产品的设计之初,也就是说从原材的规格选型,到部件测试以及到成品测试,它都要在CCC的整个安全标准之下。比如说我们会对电芯做一些穿刺的测试,看它会不会漏液,然后我们还会对它进行一些跌落的测试,就看它在摔落的情况下,会不会发生燃烧。

杨雷告诉我们,随着CCC认证八月正式执行,低劣的充电宝产品加速从市场上消失,质量好的厂商进入良性竞争。目前,他们的充电宝业务总用户超5亿,每天有数以万计的消费者在同时使用他们的产品,这让企业对产品的安全性更为敏感。通过搭建研发、生产到设备销售、售后支持的全供应链体系,这家企业将产品质量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CCC认证也是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重要通行证,有了这条产品质量“护城河”,他们在拓展多元业态、加速共享充电宝出海将变得更加有底气,小小充电宝也能成为链接全球的大买卖。

深圳竹芒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刘超:

我们发现在印尼的雅加达,很多年轻人就坐在咖啡店里玩手机,各种社交类的软件并不比我们国人少,东南亚、北美包括欧洲,这三个区是我们要重点先去发展的。

**如有侵权请与本公众号联系**

编辑 | 刘睿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