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归新华社及相关记者所有,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阁”所有。原图文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徐邦摄

到1961年12月15日,新疆全区已经完成活羊出售计划的100.4%,活牛出售计划的112.9%。这是从伊犁牧区收购来的羊群正通过伊宁市大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岳国芳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利枢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场林荫道

12年前(1962年文),奎屯河两岸原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滩,1950年,农七师的英雄们揭开了生产战斗的序幕。尤其是1958年以来更是大规模的开垦荒地,使大片的荒原变成了良田。现已开辟1百多万亩农田,营造起数千里长的防护风沙林带,兴修水泥水渠,建成十多个规模巨大的机械化农场,形成新兴粮棉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徐邦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特克斯—昭苏管理处种植的6万多亩油菜获得大面积丰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岳国芳摄

这是试点农场奎屯车排子第二农场的采棉机正在采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旗公社社员采摘苹果 1962年 徐邦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红旗公社四大队二小队果农将刚采摘的苹果装车运往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伊宁市街头的流动售果摊

伊犁种苹果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平均每年可产700多万斤,有几十个品种。9月,正是采摘苹果季节,园里每天从早到晚,热闹非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盛继润摄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特克斯河畔的国营昭苏种马场,是驰名中外的伊犁马的培育地。这是北京市畜牧业生产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崔忠道(右)正在昭苏种马场选购伊犁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国营昭苏种马场牛队的三个先进工作者,右起:爱尔洛康、热汗、推新。由于她们精心饲养奶牛,1961年一年在挤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徐邦摄

巩留县各族农牧民在整修维吾尔渠,为明年增产创造条件。这条渠道全长76公里,经过整修后,在枯水期间也可保障附近30多万亩土地得到灌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徐邦摄

伊犁皮革厂为了供应城乡市场需要的当令商品,最近正成批生产皮靴、皮衣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徐邦摄

伊宁市的友好被服厂正在生产适合当地人民需要的夏令衣着。这是女工在衬衣上刺绣图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李义芳摄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伊犁垦区十二团农场,利用自己生产的农副产品加工为各种副食品,供应市场需要,并增加农场收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徐邦摄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伊犁河,盛产鲤鱼、大头鱼、青黄鱼等,其中尤以青黄鱼肉味鲜美、肥嫩无刺而驰名全疆。图为捕获到的一条大青黄鱼。【即今国二宝-裸腹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