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5月3日,嫦娥六号在万众瞩目下顺利升空,将代表全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采样。

这无疑是中国航天的又一次伟大里程碑,让无数国人为之自豪。

本次探月之旅,嫦娥六号将完成地月转移、环月飞行、下降着陆、重返地球等11个飞行阶段,总计花费时间53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在五十多年前,美国阿波罗11号往返月球却只用了8天。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难道我国现在航天技术还不如美国五十年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嫦娥六号探月难点

虽然我国此前已经五次发射了探月器,但与之相比,这次的探月任务是与众不同的。

嫦娥六号此次将降落在月球背面,对月背地形地貌和地质背景进行勘探和取样。

由于潮汐锁定的原因,月球一直以来都是只有一面朝向地球,背面则成为了秘境中的秘境,一直吸引着人类前去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与月球正面不同,月球背面更加危险,也更加难以接近,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知道,月球的背面存在着密密麻麻的陨石坑,同时也充斥着沟壑、峡谷、悬崖等等。

信息来源:北青网-月球背面的“脸皮”,到底有多厚?(2018.12.9)

之所以存在这样的情况,是因为月球并没有大气层的保护,月球背面直接暴露在太空中,曾遭遇大量天体的撞击。

月球上的低洼平坦地面,超过90%都存在于月球正面,所以人类迄今为止10次的月球采样任务,都是在月球正面进行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如果能采集到月背的样本,人类就可以见到更加古老的月壳和月球高低,对于这颗古老卫星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也正因如此,我国才最终启动了这次月背探测任务,据悉,嫦娥六号在进行5天的奔月后,会被月球轨道捕获,而后经过20天的环月飞行和调整,最终降落于月背的艾特肯盆地。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嫦娥六号首次到月球背面“挖土”,难在哪?(2024.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完成这个历史壮举,我国早在2019年便发射了嫦娥四号,并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软着陆,算是为嫦娥六号探了探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地表与月背之间无法直接通信,为了实现对探测器的监控和控制,我国2024年3月还发射了喜鹊二号中继星,用以充当月背和地球之间的通讯桥梁。

在做完这一切之后,嫦娥六号才终于顺利升空,根据公开资料显示,嫦娥六号发射总重量超过8吨,由上升器、着陆器、返回器轨道器四部分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放眼人类探月旅程,这次的发射器已经是相当大了,这是因为,我国不光将中国探测器塞入了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另外还放了其他四个国家的探测器,这包括:

法国氡气探测仪 欧空局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立方星

为了能存放这些东西,我国更是开发了长度12.267米,宽度5.2米的整流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探测任务多,探测时间自然也就更长,嫦娥六号53天的探索旅程中,很大一部分都花在了飞行和采样上,然而此次任务的真正难点,还远不止于降落和智能采样技术。

嫦娥六号在完成采样之后,还需要成功返回着陆场,这才算得上真正的成功。

而想要成功返回,首先就要实现月背起飞,此项技术我国已经相当成熟,所以月背起飞不会遇上太多困难。

真正考验我国航天技术的,是在月背起飞后进行的对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面我们讲到,探测器整体分为四个部分,其中着陆器和上升器的组合体会降落到月背表面,而轨道器和返回器则在环月轨道中。

月背起飞以后,两者需要成功进行对接,才能顺利返回地球。

而对于月背起飞,只能通过喜鹊二号进行通讯,并实现靠近、对接,要知道飞行器的速度有一千六七百米每秒,所以对接难度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如此,嫦娥六号用时53天,已经是非常迅速了。

可即便如此,与数十年前的阿波罗11号相比,还是让人感觉到有些落后,那这到底是错觉,还是真的落后呢?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取样征程!嫦娥六号发射成功(2024.5.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次登月的区别

1969年,美国发射了阿波罗11号,展开了人类第一次探月活动,但与现在的嫦娥六号相比,两者从目的和任务上就有本质区别。

嫦娥六号重在探索,需要搜集月表的土壤、岩石等样本,好让人类对月球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所以飞船各方便数值都要精准把控。

而阿波罗那次探月,纯粹就是与苏联的太空竞赛所导致,冷战时期,美苏双方都想要在航天上领先对方,而苏联在此方面又一直保持着领先,所以美国便策划了登月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当年7月16日发射后,探测器于四天后降落在月球表面,而后宇航员又经过调整,最终于21日凌晨踏出舱门,踩到了月球的土地上。

美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要在月球表面留下一个脚印,航天员奥尔德林在出仓后,向地面报告了周围的基础环境,随后他们在完成了取样任务后,便很快返回探测器准备离开月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目的不同,所以探测器的设计也有很大差别,嫦娥六号轨道复杂,是希望消耗更少俄燃料,争取更多的探索时间。

而阿波罗轨道相当直接,所以也飞行器携带最多的则是燃料。

信息来源:中国科学探索中心-【专题】阿波罗11号登月纪实(2019.7.2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也有人不相信美国能在那个年代成功登陆月球,认为那只是为了欺骗苏联而精心谋划的一场骗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无论是真是假,嫦娥六号这次探月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要知道嫦娥六号降落的地方,是目前已知月表最大、最古老的盆地。

嫦娥六号此次带回来的样本,将有助于我国更深入的了解月球的构成和形成过程,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