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周想写写我偶然看到的三句话,这三句话都让我回首自己半辈子,觉得,哎呦喂,还真是这么回事的豁然感。

第一句话

第一句话是电影《法式火锅》里的台词,如圣奥古斯斯汀斯所言:幸福就是可以持续地渴望已经拥有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丽厨师朱丽叶·比诺什问美食家男主在一起二十多年,琴瑟相和,做出了视觉味觉都充满想象力和冲击力的美食。朱丽叶·比诺什问男主,这么多年,我们为什么能持续幸福地在 一起?大概齐这么个意思吧,原话我记不得了。男主回答了这句话,幸福就是可以持续地渴望已经拥有的东西。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有什么就一直稀罕什么。

嘿,不是得不到才是最好的嘛,不是红玫瑰白玫瑰嘛,不是白月光和蚊子血嘛。

想想可不,世界上再能的人,对念想,也会有得到有得不到。就算是为人类实现多物种生存的夜里不睡觉的马斯克,他也不是什么都能得到对吧。当然强人的实现,是建立在强大的牺牲和失败的承受能力上的。我们普通人,基本上一次财务也好精神也好肉体也好上的灭顶,就玩完儿了。所以我们就说普通人怎么幸福地自洽,那么这句话就是一句毕生的支撑:幸福就是可以持续地渴望已经拥有的东西。把幸福建立在现有条件上,这也是一种能力。小沈阳讲话,不要过度美化我们没走的那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力这个东西,是需要重新界定一下的,它的外延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其实决定我们这一生纵横的,除了运气,就是能力这两个字。就像我小时候马里马虎是能力欠缺,不是一句轻飘飘的粗心一样,因为我老人家至今马里马虎,做事精密这项能力不逮。就像我越来越向内收缩,怕人群怕厌交流,其实是能力能量双双不咋地,不得不的下场,而不是时髦的你社恐我也社恐。人生很多事情,都是能力范畴的事,而不是你想还是不想,你重视还是不重视的问题。

那么,可以持续的渴望已经用有的东西和抵达,呵护着眼前的拥有,并因为这份珍爱呵护,对所拥有的任何物的审美最大化,让审美对象因为被爱被顾念熠熠生辉,因为自珍并焕发出烟花一样巅峰之美。这是要有强大专注和探索能力的人才能做到的。做不到,就是能力不及。朝三暮四,得陇望楚,喜新厌旧,狗熊掰棒子,吃着嘴里看着锅里的,你也可以把这说成是进取心,但不管得不得到吧,这种心态是普通人共性,这个惯性,用不着激励机制,你我他人人兜里都有一大把,我年轻时候还美不滋滋出过一本很幼稚的书,叫《喜新厌旧》,为什么会错过一个亿,就是这么错过的。

我们人人都是持宝人,使劲拱拱自己,努力地、持续地喜欢和赞美已经拥有的能力和那些宝贝和人吧。

第二句话

这一刻,我为什么等了十年?

记忆力太坏,现在怎么都想不起来最近是在什么情形下看到的这句话了,应该也是最近煲的剧里的台词,只记得一个捶胸顿足的画面。我都想替说这话的人锤他(她)一顿,蹦蹦高措手可得却活活等十年,你是你自己的仇人吧?

现在要讨论这句话,必须是问号,不是句话。问号里有悔、懊恼和质问,是对自己不作为发出的天问。如果是句号就完全是另外一重意思了,那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喜悦,出科研成果、得奥运金牌、儿女成龙成凤后,一句“这一刻,我等了十年”那是相当的长处一口气,喜不自禁啊,这没什么可质疑的,除了恭喜恭喜你。

不能接受的就是,你想要什么,想见什么人,想做什么事,想去哪里,活活耗了十年,把自己等的韶华已逝,激情已淡,才去一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刻,我为什么等了十年?”这句话面前,我应该不是反面教材,我从来不让什么念想等多两天,别说十年了。我老人家这辈子,永远不计代价地和我的向往热烈地双向奔赴,当然不计代价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脑子不好使,算不清楚账,既然算不清楚,弄不好还算相反方向去了,还算什么啊,干脆爱谁谁,做就完了。离开北京去杭州读书,离开北京去海南,离开北京去深圳,离开深圳到纽村,每一步都没算清楚过,但都是抬脚就走,真不是每一步都是好棋啊,我就是人生级别的臭棋篓子一个。估计是命运看我实在是不跟它耍心眼,会常常出其不意在火坑前拉兄弟一把,所以一辈子踉踉跄跄,深一脚浅一脚,扑通扑通栽跟头,倒也没掉到什么坑里爬不出来。

西柚说过我,你想要什么,最好昨天就能到手。这句话倒是他为数不多的精准表达之一。不是我这股子莽撞劲头,也没他啥事啊,算清楚了想明白了,谁敢跟他这么个一半不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家伙咕咚一脚就迈进一家子过日子的坑呢。

因为想要什么,最好昨天就能到手加上喜新厌旧的优良品质,一度让我自己追逐着自己的欲念,成为各种物件的囤积狂热,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个人热点,从袜子到床品,从牛仔裤到围巾,从耳环到多肉……到后来做小心意,更加有理走遍天下肆无忌惮地囤中古瓷。要说什么都是以量取胜也不是,一但涉足,贵贱不分,只要喜欢,都竭尽所能扛回来,以把钱花光为基本原则,除了房子。深圳老友说过,我是她认识的人里面,唯二不买房子的人,第一个是她老公。深圳人嘛,你懂的,像我这种整天东搞西搞唯独不搞钱的人,一千个人里,差不多也就这么两三个吧。

不买房子这事有因果,不是不喜欢房子,谁不喜欢大房子大院子啊,因为我对小东西狂热起来好不节制,有一个花仨,哪有钱买房子呢。信不信由你,我要是手头有几个亿,一定是那个全世界到处囤房的人,有房子才有地方放喜欢的各种东西呀。真相是不仅囤不了,真到刚需,还是靠我妹八子出手帮忙,才在纽村有了自己的房子,命运他老人家就是厚道,让我误整误撞横冲直撞的人生路上,在各个节点都有贵人相助,贵人们等着我,我的报答,用不着等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从来也没后悔自己的立时三刻要得到东西喜欢的毛病,这毛病起码让我集腋成裘了丰富的不间断的快乐和品味,这种建立在细密快乐之上的岁月,最是抵抗虚无人生的把手,随便揪住一个,都够我兴致勃勃的虚假繁荣很多年的,人生不满百,何必等十年。

第三句话

边界感

第三局不是话,是三个字,边界感。看了一个网络热点,就是火车下铺的年轻人不给上铺人坐,引发各种讨论。下铺主人觉得自己买了下铺,那个铺位就属于他,他分享或者不分享,都是他的自由。而火车上上铺人坐在下铺吃东西或者聊天,那是有火车这玩意儿以来的约定俗成,还有人能不让坐了,嘿,大家伙儿暴脾气。

这事本身是火车设计缺陷,把上铺人坐在下铺的合理性留给乘客子磨合。其实这个就是边界感,无条件年代边界感模糊,有条件年代边界感浮出。

上铺下铺的,这也是我特别讨厌坐火车的原因之一。当年上大学一年跑四趟京沪线,大三还是大四开始啊,爹妈赏赐开始给买卧铺,我永远买上铺,因为没法想象下铺坐一圈人嗑瓜子,中铺也是要被上铺爬上爬下,所以我就窝在上铺自绝于人民。那时候北京到杭州快车都要30个小时,这三小时我能抱着一大盒山楂片捧一本书躺在伸手能摸到火车顶儿的上铺,不吃饭不喝水,一次不下来。我妈警告我说,你这样会渴死或者把自己膀胱憋爆炸!我是不边界毋宁渴死或者爆炸,当然,那时候脑子里并没边界这词儿。

都说现在高铁条件好了,这不还有上铺坐下铺的纠纷吗,可能东方列车谋杀案那种豪华列车上的乘客会笑话我的杞人之忧。既然享受不了被人杀了都没人知道的顶配豪华,大凡涉及火车旅行,我都是能去就不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在看王安忆的《流水三十章》,这是王安忆作品中,我很有没看过的书,其实以前起头看来着,因为是五六十年代的背景,尤其插队落户什么的,浮浮躁躁的年龄里,觉得啰里啰嗦,无法共情,有点看不进去。现在在纽村,时空空旷,脑子倒是变得像海绵一样,什么书都读得进去,都吸收得到养分,也算是年龄红利吧。

和女主张达玲一起插队五个知青中的有个男生叫魏源生,上海公司职员小康家庭出身,他打破了集体生活的公有制,是从给自己挂起一顶帐子开始的,“本是睡在里墙的一边,他就将床拉开一些,与墙壁之间留下一条窄窄的走道,然后,挂起一顶帐子,背朝外,口朝里,于是,他便有了一个小小的房间。他将他的两只板箱靠了墙角摞起,箱子上压了一块玻璃,玻璃下放了两张年历片,这小屋便有了一些装饰。如此这般,他睡在里面,才觉着微微的安慰。”

后来魏源生还跟老乡买了鸡蛋腌了咸蛋,每天吃一颗。之前他们都是零食共享,公分上交,五个人像一个共产主义乌托邦。从这顶帐子开始,乌托邦分崩离析。张达玲的哥哥张达宏也跟着腌蛋。本来乌托邦的先进首领,苏北环卫工人出身的龚国华,甚至养起了猪。这些都没有魏源生的那顶账子意义重大。

魏源生所以有这么强烈的私有制边界感,是因为他所受的家庭教育。“在班级里交到了第一个小朋友,有一次他们交换了礼物,一支带橡皮头的花杆铅笔和一支也带橡皮头却没有花的铅笔。当夜,便遭了母亲的查问,母亲责令他次日就必得换回。要好归要好,东西是不可随随便便地赠送与接受的,以后要不好了,免得算不清东西,而东西算清楚了,也不会不要好,不要好往往是从算不清东西起因的。母亲的劝诫里更深一层的处人处世哲学,是不能为小小的魏源生懂得的,可他却受了打击。

这是他第一次受了打击的交友,留给了他不知怎么带了些伤心的屈辱的印象与回忆,像一个小小的伤疤似的。很长时间他不忍回首。似乎是为了避免对它的回忆,他很长时间里不再热情地交友,与人相处,总是恰到好处便停了步骤,留下一个礼貌的距离。这段距离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令他觉着孤独,惶然不知所措。可渐渐的,他却因了这距离而深感安全和自由。他所环身的那一周空白的地带,为他营造了一座城池,犹如那一座他从小寄生的公寓,他藏身在内,十分自在。”

我没有上海小康家庭职员妈妈那么清晰的分清你的我的胎教家教。但我很理解那种需要一个属于自己不受打扰小环境的心。当初上大学,我也是宿舍里第一个用花布围起帐子来的人。即便激情燃烧的青春期在北京的报社里过那种快乐无比的集体生活,我心中与人的边界也有,只是那时候渴望融入,和环境求同,又是在可塑性比较强的年龄,长成一个大大咧咧北京大妞责无旁贷。但有些东西不是消失了,而是被抑制了,到了水落石出的年龄,很多年轻时候拼命修正的东西,都理所当然地出现在灯火阑珊处,比如如隔真空地带边界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面的私货:

看烦了没有,我前两天还发朋友圈说,日剧太爱讲道理了,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人人都怀揣着一堆道理行走人间。我自己就写了这篇道理兮兮的推送,实在是老到道理直往出溢,本来想写往出淤,想起来去年,群里为这俩词群里吵起来,有个读者为此退群取关,有点心里不好受,这次就用溢吧,呼唤一下这一路边走边弄丢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