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电脑病毒,你还记得当年那些疯狂的电脑程序吗?它们横行霸道,所到之处一片哀嚎,成为计算机使用者挥之不去的噩梦。

也正是这些病毒太过于嚣张,杀毒软件才应运而生,成为电脑用户的救星。瑞星、金山、360他们们打出一个个漂亮的反击战,无数“键盘侠”跟随它们杀遍了各路病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就在大家以为病毒永无宁日之时,局面突然出现了反转。曾经那些人尽皆知的杀毒软件,竟然开始从我们视野中慢慢"消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问身边的朋友,现在你电脑还装着杀毒软件吗?可能很多人都会回答"没了"。这些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这些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超级英雄"突然退隐江湖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杀毒软件的发展史

那会儿,杀毒软件之所以如此抢手,是因为电脑病毒无孔不入,危害极大。发作时它会不停地自我复制和传播,直到侵占整个系统内存,彻底破坏计算机硬件。眨眼之间,数千元的电脑就会报废。

最初,市面上出现了两种防杀产品:瑞星公司的防病毒卡,以及江民科技的KV杀毒软件。两者本质上都是在产品内置一些病毒解码程序,只要系统中存在对应的病毒,就会自动触发解码查杀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防病毒卡能很好的杀毒,但它的劣势也很明显,就是单机单卡,而且不能联网升级,一旦出现新的病毒就得将防毒卡寄回厂家更新,对于个人用户来说,这一来一去成本太高了。

江民公司便看准这一点,推出了国内首款可使用代码,自助升级程序的杀毒软件——KV6。

相比之下,KV杀毒软件的升级方式更加方便,用户只需购买软件报,把发布在上面的新代码手动导入软件即可完成在线升级。凭借这点优势,江民科技一度占领80%的市场份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21世纪,病毒愈发猖獗,瑞星和江民科技的产品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正当两家公司陷入窘境之际,雷军带着他的"金山毒霸"的杀了进来,它不仅技术先进,能够完全在线下载升级,更是第一款免费提供个人版的杀毒软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收费模式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金山凭着先免费后收费的低价策略,很快就成为行业新贵,一跃成为国内杀毒软件装机量第二名。与此同时,曾经的“头把交椅”瑞星却因公司内讧严重,决策一片混乱,加之金山虎视眈眈,很快便面临着倒闭的危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60“将免费进行到底”

金山毒霸的出现无疑是中国杀毒软件市场的一记重磅炸弹,短时间内就引发了行业的剧变。此前,瑞星、江民这些龙头公司为了保护利润最大化,始终坚持高定价策略,不肯让利消费者。而金山则运用免费的营销理念,从根本上打破了这一格局。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先免费吸引用户装机,然后低价留存用户的策略,是金山能在当时“三足鼎立”的情况下,杀出重围的主要原因。如果以今天的眼光回看,金山当年的做法确实是非常超前的,它看懂了了整个杀毒软件行业的未来趋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这样的格局并没有持续多久,当周鸿祎带着他的奇虎360加入战团后,更是一改金山毒霸的低价策略,而是将免费进行到底。凭借着免费的"杀手锏",360瞬间夺走了大量用户,市场占有率更是一度超过了金山。

为了恢复昔日的统治,金山不得不和360打响了一场版权诉讼战。

双方你来我往,唱衰贬低对手产品,甚至不惜动用不正当手段、胁迫用户卸载对手软件,这种你死我活的厮杀状态持续了很久。如果现在来看,他们当时的那些做法,也反映出当时的这些互联网企业除了营销不择手段之外,普遍都缺少法治意识和职业操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回顾中国杀毒软件行业那段岁月,我们不禁会感慨这个产业的消亡之快,仅仅二十年的时间就已经落寞。不过也不必太过于震惊,因为科技发展的进步终将会有一些旧事物被淘汰,这种更迭只是迟早的事。

没过多久,主流操作系统就自带了防病毒保护机制,再加上黑客们也将攻击目标转向了商用系统,个人电脑病毒问题自然而然就不那么严重了。于是,曾经装机必备的杀毒软件在没有用武之地的情况下,就被慢慢淘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意思的是,在那段硝烟弥漫的商战里,那些公司们虽然斗得你死我活,做法龌龊不堪,但他们的产品最终都是为用户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价值。只不过当价值转移,他们的产品就也会被时代所遗弃。这就是无情的互联网潮流,谁都别想独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