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拥有了三艘常规动力级航母后,中国成为美国之后,拥有航母吨位数最大的国家。不过这三艘航母尽管吨位数比较大,可执行的任务还是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的,类似于一些支援性登陆舰也是中国目前急需补充的舰种之一,于是在研制航母的问题上对这一部分也采取了一定的偏向,开始研制一些小型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型航母尽管在外界看来被称之为两栖攻击舰的升级版,可在执行任务种类上却非常广,不仅可以配合大型航母作战,还能够单独搭载舰载机进行远程支援性任务,可以说它的出现将大大扩大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延伸范围。

对于这样一种具备很高战略意义的舰种,在当前便在已有的两栖攻击舰平台上进行试验,不仅将搭载电磁弹射装置,还要搭载歼35舰载机,那么这样一艘小型航母能否顺利成就它的战略目标呢?

一、实现电磁弹射起飞的舰载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造两栖攻击舰在中国的沪东中华船厂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这种军舰类型也被看作是中国未来维护南海诸多岛礁控制权的一种硬实力象征。

不过在两栖攻击舰和小型航母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最为显著的差距还是在搭载的舰载机种类上,传统依赖于直升机的两栖攻击舰在战术支援能力方面非常有限。

可搭载航母级别的舰载机后,它的攻击范围大幅增加,同时还具备一定的远程侦察能力,因此在战术价值上它对比两栖攻击舰势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看到了这种差距,对于两栖攻击舰的升级可谓是刻不容缓,在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上不仅增设了电磁弹射系统,还预备搭载歼35舰载机,这让它无疑是完成了向小型航母的跨越,在作战能力上有了一个大幅度的跨越。

针对于歼35舰载机是否能够实现成功登舰,主要还是在于是否具备起降和着舰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大部分西方国家采取的都是美国提供的主流解决方案,这便是搭载可垂直起降的舰载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一点上最新型的F35舰载机确实也拥有这项功能,于是它登陆大部分两栖攻击舰将不再是难题。

与大部分西方国家主流的解决方案不同,在新一代的两栖攻击舰上,中国采用的方案则是电磁弹射系统的升级。想要在更短的跑道上实现舰载机起飞,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即便是歼35舰载机的起飞动力比F35舰载机大不少都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毕竟对方是直接垂直起降,绕开了这个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样一个技术难题,电磁弹射系统不能够再像福建舰那样,采取等功率的电磁弹射输出方式,相反这需要提升相当大的功率才能够确保电磁弹射系统能够给予舰载机在起飞时足够的动力,在更短的跑道上实现起降。对于这样一个技术难题尽管还没有给出具体解决方式,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新一代两栖攻击舰上它搭载的电磁弹射系统势必在性能上有它的优势之处。

二、成就闪电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了歼35舰载机在两栖攻击舰上的起降问题后,那么在原有的076两栖攻击舰的基础上增加电磁弹射系统,便可以实现国产的闪电航母了。

闪电航母这种概念最初还来源于美国,主要是为了F35舰载机而量身定制,有了垂直起降功能的F35舰载机完全可以登上两栖攻击舰,同时改造幅度也很小,不过这可是低成本高收益的战略投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闪电航母凭借着灵活的战术,以及F35舰载机自身的隐身性能,可以实现远距离渗透性支援,这种作战概念也让闪电航母在战术威慑力方面绝不可小觑。

看到为F35舰载机量身定制的闪电航母后,中国也为歼35舰载机量身定制了一款闪电航母,与F35舰载机的不少性能一样,歼35舰载机也拥有隐身以及远距离支援等作战功能,这让国产的闪电航母不仅能够在维护国家领土安全时发挥重要作用,还能够实现突破现有岛链的战略封锁的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对比F35舰载机来说,歼35舰载机还没有实现服役,它的性能也没有展示的机会,不过在垂直起降方面歼35舰载机却已经凸显了短板,需要借助大功率的电磁弹射系统才能够实现起降,这无疑将限制两栖攻击舰的巡航范围。

于是想要真正实现像美国那样的闪电航母的性能,中国在076两栖攻击舰平台上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地完成了技术升级,才能够实现在战术性能上实现质的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076两栖攻击舰为平台建造属于中国国产的闪电航母,可见在战略规划上中国已经逐步追赶上了西方军事强国。

尽管在舰载机上,对比F35舰载机等现役的隐身舰载机还有一定的差距,可一旦成功登舰,那么在大量军事训练的积累下,势必也将促进军事研发,实现在舰载机性能上的跨越,使得国产闪电航母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闪电航母。